《同郑君瑞出濑溪即事十首》

时间: 2025-01-19 21:56:10

蔂梩而掩古无讥,何必封崇揭祸机。

到得珠襦金椀出,始知裸葬不为非。

意思解释

同郑君瑞出濑溪即事十首

原文展示

蔂梩而掩古无讥,何必封崇揭祸机。到得珠襦金椀出,始知裸葬不为非。

白话文翻译

诗的意思是:在古代,没有人对那些被树木掩盖的景象指责什么,何必去抬高那些封闭的事物,揭露其中的祸害呢?等到珠衣金杯出现时,才明白赤身裸葬也并不是不好的事情。

注释

  • 蔂梩(shēn shàn):树木茂盛,遮掩的样子。
  • 古无讥:古代没有人对这种现象进行指责。
  • 封崇:封闭和崇尚,指的是对某些事物的偏爱和崇拜。
  • 珠襦金椀:珠衣和金杯,象征奢华的事物。
  • 裸葬:赤身埋葬,隐喻一种自然和真实的状态。

典故解析

这首诗涉及对古代价值观的反思,诗人通过对比奢华与自然的状态,表达了对真实自我的追求。裸葬作为一种自然的状态,反映了人对生死的思考。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刘克庄,字景山,号白雨,宋代著名诗人,擅长诗词和散文。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常表现出对社会现象的独立思考。
  • 创作背景:本诗创作于宋代,正值社会动荡之时,诗人通过此诗表达对当时奢华风气的批判和对真实自然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深刻地探讨了对奢华与真实的辩证关系。诗人用“蔂梩而掩”来描绘被树木遮掩的古老景象,似乎在暗示人们对某些事物的忽视与遗忘。接着,他提到“珠襦金椀”的出现,暗示了奢华生活的诱惑。最后,诗人通过“裸葬”这一意象,揭示了真实与虚幻之间的矛盾,呼唤人们对自然和真实的回归。整首诗展现了深刻的哲思,既有对古代的怀念,也有对现代奢华的反思,体现了刘克庄对社会的敏锐观察力和独立见解。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蔂梩而掩古无讥:描绘了古代自然景象的美好,且没有人对其进行批评。
    • 何必封崇揭祸机:质疑那些对奢华事物的崇拜,揭示其中潜在的危害。
    • 到得珠襦金椀出:奢华的事物显现出来。
    • 始知裸葬不为非:意识到自然状态也有其美好之处。
  • 修辞手法

    • 对比:奢华与自然状态的对比,使读者思考两者的价值。
    • 隐喻:通过“裸葬”隐喻真实的状态,反映人们对生命的思考。
  • 主题思想:诗歌探索真实与虚幻、奢华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呼唤人们珍视自然的真实状态。

意象分析

  • 蔂梩:象征自然的包容与美好。
  • 珠襦金椀:象征奢华与虚荣。
  • 裸葬:象征真实、自然的状态,反映人类对生命的理解。

互动学习

  1.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珠襦金椀”象征什么? A. 自然美
    B. 奢华生活
    C. 贫穷
    D. 古代文化

  2. 填空题:诗中提到“裸葬”象征___

  3. 判断题:诗人认为奢华生活是值得追求的。(对/错)

答案

  1. B
  2. 真实的状态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推荐阅读李白的《将进酒》和杜甫的《春望》,它们同样探讨了人生命与奢华的关系。
  • 诗词对比:比较刘克庄与秦观的作品,可以发现两者在对社会现象的反思上有所不同,刘克庄更倾向于自然的真实,而秦观则关注人际间的情感纠葛。

参考资料

  • 《宋诗选》:收录刘克庄及其他宋代诗人的作品,分析其风格与影响。
  • 《古典诗词鉴赏》:提供对古典诗词的深入分析与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