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过宿赵次张郊居二首
作者: 张元干 〔宋代〕
北客多流落,东村更寂寥。
肯同清夜梦,不待故人招。
月挂荒园竹,霜飞独木桥。
听鸡休起舞,且共论天骄。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写了一个北方的客人流落在东村,感受到四周的孤寂。诗人希望能与朋友分享梦境,而不必等待故人的邀请。月光洒在荒凉的竹林上,霜雪飘落在孤单的木桥上。诗人听到鸡鸣声,决定不再起舞,而是与朋友共同讨论那些杰出的人物。
注释:
- 北客:指北方的客人,暗示诗人或他人身处异乡。
- 流落:漂泊、无处归属,表达诗人的孤独感。
- 寂寥:沉寂,形容环境的冷清。
- 肯同清夜梦:愿意共享夜晚的梦境。
- 不待故人招:不需要故人主动邀请。
- 月挂:月亮高挂,描绘夜景。
- 荒园竹:荒凉的竹园,象征孤独。
- 霜飞:霜降,暗示寒冷的气候。
- 独木桥:孤单的木桥,象征孤独的旅途。
- 听鸡休起舞:听到鸡鸣停止舞蹈,表明诗人选择静坐思考。
- 共论天骄:一起讨论英雄人物,表达对人生的思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张元干(生卒年不详),字子穆,号默斋,宋代诗人,以山水田园诗著称,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和人情世态,清新自然,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作者流落他乡之际,表现了对故乡与友人的思念,以及在寂寥环境中的思考与感受。
诗歌鉴赏:
这首诗在四个方面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与感悟。首先,诗人以“北客”自喻,表达出在外漂泊的孤独感,这是许多诗人共同的情感体验。诗中的“东村更寂寥”,则进一步强调了环境的荒凉,使得读者能感受到诗人的孤单与无奈。
其次,诗中提到“肯同清夜梦”,显示出诗人渴望与友人共享心灵的渴望,表明对友情的重视。诗人并不需要故人主动邀请,这种等待与希望交织的情感,体现了深厚的人际关系。
再次,通过“月挂荒园竹,霜飞独木桥”的描写,诗人运用意象传达了夜晚的静谧与凄凉,展现了自然界与内心情感的交融。竹子和木桥分别象征着生命的脆弱与孤独,增添了诗的哲理深度。
最后,诗的结尾部分“听鸡休起舞,且共论天骄”则显示出诗人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尽管身处寂寥之地,却仍愿意与友人共同探讨生活的意义和伟大的人物,展现出一种超脱于孤独之上的理想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北客多流落:北方的客人常常流落在外,指代诗人自己在外漂泊的状态。
- 东村更寂寥:描述东村的寂静,渲染出一种孤独的气氛。
- 肯同清夜梦:诗人愿意与他人分享夜晚的梦境,反映出对友谊的渴望。
- 不待故人招:不需要朋友主动邀请,强调了深厚的友谊。
- 月挂荒园竹:月光照耀在荒凉的竹园,象征孤独的环境。
- 霜飞独木桥:霜降在孤独的木桥上,进一步突显孤独感。
- 听鸡休起舞:听到鸡鸣,放弃舞蹈,表现诗人的沉思。
- 且共论天骄:愿与朋友一起讨论杰出的人物,展现对生活的思考与追求。
修辞手法:该诗运用了比喻(“月挂荒园竹”)、拟人(“霜飞”)、对仗(诗句间的对称结构)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诗的表现力和意境。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孤独的环境与内心的渴望,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与对生活的思考,展现出一种超越孤独的精神追求。
意象分析:
- 北客:象征流落与孤独。
- 月:象征思念与希望。
- 竹:象征坚韧与寂寞。
- 霜:象征寒冷与时间的流逝。
- 独木桥:象征孤独的旅途。
- 鸡鸣:象征生活的日常与归属。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北客”指的是哪个方向的客人?
- A. 南方
- B. 东方
- C. 北方
- D. 西方
-
诗人希望与谁共享“清夜梦”?
- A. 故人
- B. 朋友
- C. 亲人
- D. 随便的人
-
“月挂荒园竹”中,月光撒落在什么地方?
- A. 荒山
- B. 荒园竹
- C. 独木桥
- D. 家中
答案:
- C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孟浩然《春晓》
- 李白《夜泊牛津》
诗词对比:
- 王维《山居秋暝》:同样描绘自然景色与内心感受,但更加突出山水的和谐美。
- 孟浩然《春晓》:通过春天的景象表达对生活的乐观态度,与张元干的孤独感形成对照。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诗词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