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壬戌二月 徐玑 〔宋代〕
山城二月景如何,行处时时听踏歌。 淡色似黄杨叶小,浓香如蜜菜花多。 春容每到晴时改,天气偏从雨后和。 好向溪头寻钓侣,小溪边夕涨清波。
白话文翻译:
山城二月的景色如何?走在路上时常听到人们踏歌的声音。淡黄色的叶子像黄杨叶一样小巧,浓郁的香气如同蜜糖般来自菜花。春天的容颜在晴天时总是变化,天气在雨后变得特别和谐。最好去溪边寻找钓鱼的伙伴,小溪边傍晚时分水波清澈上涨。
注释:
- 山城:指位于山区的城市或城镇。
- 踏歌:边走边唱,一种民间娱乐方式。
- 黄杨叶:黄杨树的叶子,常绿小乔木,叶子小而密。
- 春容:春天的景象或面貌。
- 天气偏从雨后和:指雨后的天气特别宜人。
- 钓侣:钓鱼的伙伴。
- 夕涨清波:傍晚时分,溪水因涨潮而变得清澈。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徐玑(约1080-1148),字子美,号东篱,南宋初年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善于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个人情感。此诗创作于壬戌年二月,具体年份不详,但可以推测是在徐玑晚年,当时社会相对安定,诗人得以在山城中享受春天的美景。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山城二月的春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春天的变化和生机。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观察和感受,表达了对春天美景的欣赏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山城二月的春景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春天的多变和生机。首联以问句开篇,引出山城的春景和人们的活动,营造出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颔联和颈联通过对黄杨叶和菜花的描绘,以及春天气候的变化,进一步丰富了春天的意象,展现了春天的美丽和多变。尾联则转向诗人个人的情感,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景的欣赏。整首诗语言清新,意境优美,充满了对春天的热爱和对生活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山城二月景如何,行处时时听踏歌。
- 诗人以问句开篇,引出山城二月的春景,同时描绘了人们在春天里边走边唱的欢乐场景。
-
淡色似黄杨叶小,浓香如蜜菜花多。
- 通过对黄杨叶和菜花的描绘,展现了春天的色彩和香气,黄杨叶的淡色和菜花的浓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
春容每到晴时改,天气偏从雨后和。
- 描述了春天天气的多变,晴天时春景不断变化,雨后天气则变得特别宜人。
-
好向溪头寻钓侣,小溪边夕涨清波。
- 诗人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希望在溪边寻找钓鱼的伙伴,享受傍晚时分溪水清澈上涨的美景。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淡色似黄杨叶小”和“浓香如蜜菜花多”中的“似”和“如”字,分别将黄杨叶的淡色和菜花的浓香比喻为小巧和蜜糖般的香气。
- 对仗:如“淡色似黄杨叶小,浓香如蜜菜花多”中的“淡色”与“浓香”,“黄杨叶小”与“菜花多”形成了工整的对仗。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春天的美景和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通过对山城二月春景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春天多变和生机的热爱,以及对宁静、和谐生活的渴望。
意象分析:
- 黄杨叶:象征着春天的细腻和生机。
- 菜花:象征着春天的丰富和活力。
- 溪水:象征着宁静和清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踏歌”是指什么? A. 跳舞 B. 边走边唱 C. 唱歌比赛 D. 舞蹈表演
-
“淡色似黄杨叶小”中的“黄杨叶”是什么颜色的? A. 红色 B. 黄色 C. 绿色 D. 蓝色
-
诗人在尾联表达了对什么的向往? A. 热闹的城市生活 B. 宁静的乡村生活 C. 繁忙的工作 D. 激烈的竞争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的《春夜喜雨》:同样描绘了春天的美景和生机,但更侧重于春雨的滋润和带来的喜悦。
- 杜甫的《春望》:虽然也是写春景,但更多地表达了对国家和社会的忧虑。
诗词对比:
- 徐玑的《壬戌二月》与苏轼的《春夜喜雨》:两者都描绘了春天的美景,但徐玑的诗更侧重于个人的感受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而苏轼的诗则更侧重于春雨带来的喜悦和对自然的赞美。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徐玑的多首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风和创作特点。
- 《中国古典诗歌鉴赏》:提供了对古典诗歌的深入分析和鉴赏,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徐玑的这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