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寄达观禅师
梅尧臣
身在大梁尘土中,
心思隐静云山里。
忽闻乘柸江上归,
月下碧鸡啼不已。
白话文翻译:
我身处繁华喧嚣的大梁城,心中却向往着那隐秘宁静的云山。忽然听见从江上归来的舟船,月光下碧鸡的啼叫声此起彼伏,绵延不绝。
注释:
- 身在大梁:大梁指的是北宋的都城汴京(今河南开封),这里指身处繁华的城市中。
- 尘土中:形容生活在尘嚣的环境里,暗示繁忙与喧闹。
- 心思隐静:心中向往宁静,不愿被尘世的喧嚣所打扰。
- 云山里:指代一种理想的、清幽的境界,象征着隐逸的生活。
- 乘柸江:乘柸是指乘坐小舟,柸是一种小船。这里描绘了归来的舟船。
- 碧鸡啼:碧鸡是一种传说中的神鸟,象征清晨的到来,啼叫声是对宁静的打破。
典故解析:
“碧鸡啼”源于古代传说,碧鸡被视为吉祥的象征,常与清明、宁静的环境相联系。它在此处既是自然的声音,也是诗人心中理想的象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梅尧臣(1002年-1060年),字子华,号青山,宋代诗人,擅长诗、词及散文,被称为“梅诗”。他在诗歌中常表达对隐逸生活的追求,以及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本诗创作于梅尧臣隐居时期,反映了他对理想人生的向往,表明了在繁华喧嚣的生活中,内心对宁静世界的渴望。
诗歌鉴赏:
《寄达观禅师》是一首通过对比描绘内心世界与外部环境的诗作。诗的开头以“身在大梁尘土中”引入,直接将读者带入一个喧闹、繁华的场景,描绘出诗人身处的城市生活。这种环境的描写不仅体现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感受,更暗示了他内心的抵触与厌倦。
接着,诗人转而描绘内心的向往,“心思隐静云山里”,这句诗展现了他对宁静、清幽境界的渴望。这里的“云山”不仅是自然的象征,更是诗人理想生活的隐喻,表现出对尘世纷扰的逃避。
最后两句“忽闻乘柸江上归,月下碧鸡啼不已”,则用动静结合的手法,描绘出舟归的情景和自然的声音。在月光下,碧鸡的啼叫声此起彼伏,给人一种宁静却又不失活力的境界。这里的“碧鸡啼”不仅是对自然的描绘,更暗含着一种生活的节奏感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同时也引发了读者对自身生活的思考与反省。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身在大梁尘土中”:身处繁华的城市,生活在尘世中。
- “心思隐静云山里”:内心向往的却是宁静的自然环境。
- “忽闻乘柸江上归”:忽然听到归来的小舟,暗示思念与归属感。
- “月下碧鸡啼不已”:月光下的自然声音,营造出宁静的氛围。
-
修辞手法:
- 对比:城市的喧嚣与内心的宁静形成鲜明对比。
- 意象:使用“碧鸡”与“月下”营造出清幽的自然意境。
- 意象叠加:船归与鸡啼的结合,增添了生活的气息。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对现实生活的无奈,反映了诗人对内心宁静的向往与对浮躁生活的思考。
意象分析:
- 大梁:象征繁华与喧嚣,指代现实生活的纷扰。
- 云山:象征宁静与理想的生活状态。
- 碧鸡:象征自然的声音与生活的节奏,暗示着诗人的理想与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大梁”指的是哪个城市?
- A. 洛阳
- B. 汴京
- C. 南京
- D. 成都
-
诗人心中向往的理想生活是?
- A. 喧闹繁华
- B. 宁静隐逸
- C. 追求名利
- D. 游历四方
-
诗中“碧鸡啼”意指什么?
- A. 自然的声音
- B. 城市的喧嚣
- C. 战争的警报
- D. 渔夫的歌唱
答案:
- B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李白《夜泊牛津》
诗词对比: 梅尧臣与王维在诗歌中都表达了对自然的向往,但王维的作品更强调自然景色的描绘,而梅尧臣则更注重内心的感受与哲思。两者在表达方式和情感基调上有所不同,王维偏向于静态美的展现,而梅尧臣则强调内心的对比与思考。
参考资料:
- 《梅尧臣诗文集》
- 《宋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