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门》

时间: 2025-01-04 07:35:24

长门闭定不求生,烧却头花卸却筝。

病卧玉窗秋雨下,遥闻别院唤人声。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长门闭定不求生,
烧却头花卸却筝。
病卧玉窗秋雨下,
遥闻别院唤人声。

白话文翻译:

长门紧闭,我已经不再求生,烧掉了头上的花,卸下了琴弦。病卧在玉窗下,秋雨潺潺,远处听见别院里有人在呼唤的声音。

注释:

  • 长门:指的是长门的门,象征着隔绝和封闭。
  • 头花:指的是头上的装饰花,传统上用于女性打扮,表示对生活的放弃。
  • :古代乐器,象征着乐趣与生活的美好,此处卸去意味着对生活的放弃。
  • 玉窗:窗子的形状和材料,象征着高贵与细腻。
  • 秋雨:象征着凄凉与孤独的情绪。
  • 别院:远处的院子,可能暗示着曾经的热闹与现在的孤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王建(约750-830),字子建,唐代诗人,以清丽的诗风、细腻的情感著称。他的诗作常常描绘生活的细节,表现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的观察。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王建的晚年,反映了他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慨。或许是因为经历了生活的变迁,诗中流露出深深的孤独与无奈。

诗歌鉴赏:

《长门》是一首充满了孤独和凄凉情感的诗作。诗中通过“长门”的闭合,暗示了内心的封闭与绝望。诗人以“烧却头花卸却筝”的形象,象征着对生活的放弃,描绘了一个由生到死的过程,反映出对过往的无奈与痛苦。这不仅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反映了唐代社会中个体与社会的疏离感。

“病卧玉窗秋雨下”,这句描绘了病态与凄凉的景象,玉窗的高贵与秋雨的悲凉形成鲜明对比,进一步加深了诗人的孤独感。最后一句“遥闻别院唤人声”,在孤寂中引入了外界的音响,似乎是对往日热闹的追忆与渴望,却又显得无比遥远,突显了诗人内心的空虚与对生活的无力感。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出一种隐秘而深沉的情感,引人深思,让人感受到那种难以言喻的孤独与无奈。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长门闭定不求生:长门紧闭,已不再追求生存,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绝望。
    • 烧却头花卸却筝:象征性地放弃了曾经的美好与乐趣,显示出一种放逐自我的状态。
    • 病卧玉窗秋雨下:在病痛中独自躺着,窗外秋雨绵绵,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
    • 遥闻别院唤人声:远处传来呼唤声,似乎是对往昔生活的回忆,增加了孤独感。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头花”和“筝”比作生活的乐趣与美好,使情感更加直观。
    • 对仗:诗中使用了对仗的手法,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秋雨似乎有情,增加了诗的情感层次。
  • 主题思想:全诗表现了对生活的无奈与对美好往昔的怀念,反映出一种深沉的孤独感和对生命的思考。

意象分析:

  • 长门:象征隔绝与内心的封闭。
  • 头花:代表生活的美好与乐趣。
  • :象征音乐和生命的活力。
  • 秋雨:传递凄凉与孤独的情感。
  • 玉窗:象征高贵与脆弱的内心世界。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王建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a) 唐代
    b) 宋代
    c) 明代

  2. 诗中“长门”象征什么? a) 希望
    b) 隔绝与封闭
    c) 开放与自由

  3. 诗中提到的“头花”和“筝”象征着什么? a) 生活的乐趣
    b) 病痛与孤独
    c) 美好与回忆

答案

  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杜甫《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 王建的《长门》与李清照的《如梦令》均表现了孤独与对往昔的怀念,但王建更为直接地表达了生死的无奈,而李清照则通过细腻的情感与景物描写传达孤独感。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王建诗集》
  • 《古典诗词解析与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