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答友人四首》

时间: 2025-01-04 07:52:46

百年未见一人閒,曾是兴嗟唐已还。

遗躅有谁高往古,清风元自振中间。

我惭官薄当投绂,公比吾家已买山。

待得有田归已暮,何当分我一沧湾。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百年未见一人閒,曾是兴嗟唐已还。
遗躅有谁高往古,清风元自振中间。
我惭官薄当投绂,公比吾家已买山。
待得有田归已暮,何当分我一沧湾。

白话文翻译:

这百年间我未曾见过一个闲适的人,曾经的兴致如今已回不到唐朝。
在古代的遗迹中,有谁能高歌追溯古人,清风本就自我振动在其中。
我觉得自己官职低微,应该去投靠你,你比我家里已经买了山。
等到我有了田地,年纪已老,我何时能与你分享一片沧海?

注释:

  • 百年:指时间较长,表达时光的流逝。
  • 未见:没有见到。
  • :闲适、悠闲。
  • 兴嗟:感叹、兴致。
  • 遗躅:古迹、遗留下来的痕迹。
  • 高往古:高歌追溯古代。
  • 清风:象征自然的清新和宁静。
  • :振动、传播。
  • 官薄:官职低微。
  • 投绂:投靠、归附。
  • 公比:您与我相比。
  • 已买山:指朋友已拥有山地,象征富裕。
  • 沧湾:海湾,象征广阔的空间和自由。

典故解析:

  • 兴嗟唐已还:指唐朝是一个繁荣昌盛的时期,诗人对当时的怀念。
  • 清风元自振中间:可以理解为自然的力量是自然而然的,不需要外界的推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仲并是宋代的一位诗人,他的作品多以抒情见长,常常蕴含哲理与人生感悟。仲并的诗风清新自然,善于用意象表达情感,深受当时文人的喜爱。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诗人与友人相聚时,表达了对古代繁盛时代的怀念以及对现实生活的感慨。诗人通过对比,展现了自己对人生的思考与对友人的羡慕。

诗歌鉴赏:

《次韵答友人四首》展现了仲并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和对理想生活的渴望。首句“百年未见一人閒”,揭示了诗人在繁忙世事中难以寻觅闲适之人,表现了一种孤独感和时代的落寞。接着,诗人用“曾是兴嗟唐已还”来引申对唐朝的怀念,那是一个文化繁荣、诗歌流行的时代,诗人对过去的向往与现实的失落形成鲜明对比。

第三句“遗躅有谁高往古”则是对古代文化的追忆,诗人对古人的敬仰与自我渺小的反思交织在一起。最后两句则流露出诗人对现状的不满与对未来的期待,表达了他希望拥有田地、过上理想生活的愿望。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丰富的意象以及对比的手法,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与对友人的深情厚谊。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百年未见一人閒:反映了时间的流逝与世态的变迁,诗人感到孤独。
  2. 曾是兴嗟唐已还:表达对唐代美好时光的怀念。
  3. 遗躅有谁高往古:对古代文化的追溯与敬仰。
  4. 清风元自振中间:自然与心灵的宁静是内在的,而非外在的环境所能改变。
  5. 我惭官薄当投绂:自觉官职低微,渴望依附于友人。
  6. 公比吾家已买山:对朋友富裕生活的羡慕。
  7. 待得有田归已暮:希望未来有田地可归,但暗示已年迈。
  8. 何当分我一沧湾:期待与朋友分享美好的生活。

修辞手法:

  • 对比:对比古今,反映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 意象:使用“清风”、“沧湾”等意象,传达内心的宁静与自由。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时间、古代文化、个人理想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慨与对友人的珍视,体现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清风:象征自由与宁静,反映诗人的内心追求。
  • 沧湾:代表广阔的生活空间和理想的归宿。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人对哪个朝代表达了怀念?

    • A. 宋朝
    • B. 唐朝
    • C. 明朝
    • D. 元朝
  2. 诗中的“官薄”指的是什么?

    • A. 官职高
    • B. 官职低
    • C. 官职稳定
    • D. 官职升迁
  3. 诗中提到的“沧湾”象征着什么?

    • A. 富有
    • B. 自由
    • C. 贫困
    • D. 忧愁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同样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与人生的感慨。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对自然与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诗词对比:

  • 李白《将进酒》:同样表现出对生活的热情与理想,但李白更多的是豪放与纵情,而仲并则更显内敛与沉思。

参考资料:

  1. 《宋诗三百首》
  2. 《中国古诗词鉴赏辞典》
  3. 《唐宋诗词流派与风格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