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人上师垣生辰》
时间: 2025-01-04 08:04:19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已闻鼙鼓静边陲,初见丝纶宠帝师。
寰宇一新周礼乐,广庭重用汉威仪。
江南江北无他事,春后春前更此时。
举盏上公千岁寿,赓歌永赞舜无为。
白话文翻译:
我已听说边境的战鼓声已静,今天首次见到朝廷对帝师的宠信。
整个宇宙焕然一新,周朝的礼乐重新被推崇,
宫廷中重用汉代的威仪。
江南江北没有其他事务,春天的前后正是这个时节。
我举杯祝愿公公千岁,歌唱赞美舜帝的无为而治。
注释:
- 鼙鼓:古代军队用的鼓,象征战争。
- 丝纶:指官员的文书和朝廷的信任,象征朝廷的命令。
- 寰宇:整个宇宙,表示全国。
- 周礼乐:周朝的礼仪和音乐,指古代的礼教文化。
- 汉威仪:汉代的威仪,指当时的政治制度和风范。
- 舜:传说中的贤明君主,象征无为而治的理想统治。
典故解析:
- 舜无为:舜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圣王,以“无为而治”著称,意指统治者不以强制手段治理国家,而是顺应民心,强调政治的自然法则。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仲并,宋代诗人,生活在动荡的南宋时期。他的诗作风格多元,既有对现实的关注,也有对传统文化的推崇。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一个和平的时期,诗人借用对帝师的祝贺,表达对国家稳定、礼乐复兴的期望,反映了当时社会对新政权的期待与赞美。
诗歌鉴赏:
《代人上师垣生辰》是一首充满政治色彩的颂歌,诗人在这首诗中表达了对国家安定、文化复兴的期待。诗的开篇通过“鼙鼓静边陲”描绘了边疆的宁静,暗示国家从战乱中恢复平和。接着诗人以“丝纶宠帝师”引入对帝师的尊重与信任,表现了新的朝廷对贤良之士的重用。
“寰宇一新周礼乐,广庭重用汉威仪”两句,展现了国家在新的领导下,振兴古代礼乐文化的愿景。诗人提到“江南江北无他事”,强调国家的统一与繁荣,暗示着在这个春天,人民只需享受安宁的生活。最后两句则是对帝师的祝寿,表达了对“无为而治”思想的推崇,显示出诗人对理想政治的追求。
整首诗在形式上整齐划一,意象丰富,既有国之盛况的描绘,也有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政治理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已闻鼙鼓静边陲:表明战乱已平息,国家安定。
- 初见丝纶宠帝师:指出朝廷的新任命,体现出对文人的尊重。
- 寰宇一新周礼乐:强调国家文化的复兴,重拾古代的礼乐。
- 广庭重用汉威仪:指宫廷重视汉代的礼仪,显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
- 江南江北无他事:表明国家统一,无其他事务烦扰。
- 春后春前更此时:暗示春天是希望和新生的象征。
- 举盏上公千岁寿:祝愿帝师长寿,表达尊敬。
- 赓歌永赞舜无为:歌颂舜帝的政治理念,渴望理想治国。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江南江北”,“春后春前”,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象征:使用“春”象征新生与希望,表达美好未来的期待。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国家安定、文化复兴及理想政治的追求,体现了诗人对贤明统治的向往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希望。
意象分析:
- 鼙鼓:战争与动乱的象征。
- 丝纶:朝廷的命令与信任。
- 周礼乐:文化的复兴与传承。
- 江南江北:国家的统一与安宁。
- 舜:理想的统治者,象征无为而治的理想。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丝纶”指的是什么? A. 战争
B. 文书和朝廷的信任
C. 农业
D. 水流 -
“江南江北无他事”表达了什么? A. 国家繁荣
B. 战争频繁
C. 生活贫困
D. 国家分裂 -
“赓歌永赞舜无为”中“舜”指的是谁? A. 现代的皇帝
B. 传说中的贤明君主
C. 诗人自己
D. 其他历史人物
答案:
- B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生查子·元夕》:表达对节日的祝福与美好愿景。
- 《春望》:杜甫的作品,描绘春天的景象与对国家的忧虑。
诗词对比:
- 李白《将进酒》:都是对理想生活和美好愿景的追求,但李白更强调个人豪情,而仲并则更侧重于国家的安宁与文化的复兴。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历史的回顾和对未来的展望,深刻地反映了诗人对国家、文化与理想政治的思考,值得进一步研读与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