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厘远眺》

时间: 2025-01-01 15:48:29

金庭隔尘耸,玉柱插天浮。

石古不知岁,溪虚长欲秋。

绣重红错翠,锦簇阁兼楼。

望里三州远,吟边松月留。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莫厘远眺
作者: 吴百生〔宋代〕

金庭隔尘耸,
玉柱插天浮。
石古不知岁,
溪虚长欲秋。
绣重红错翠,
锦簇阁兼楼。
望里三州远,
吟边松月留。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远眺的场景:金色的庭院高耸入云,洁白的玉柱直插天际。古老的石头似乎不知时间的流逝,溪水宁静地流淌,仿佛在等待着秋天的到来。绣花般的红色与翠绿色交错,华丽的建筑如同锦缎般聚集在一起。远望之处,三州的景色遥远而迷人,吟唱的声音在松树和明月之间回荡。


注释:

  • 金庭:形容富丽堂皇的庭院。
  • 玉柱:指高耸的建筑物或支柱,象征着气势磅礴。
  • 石古:古老的岩石,象征着时间的久远。
  • 溪虚:溪水清澈而空灵,给人一种静谧的感觉。
  • 绣重红错翠:形容花草繁茂,色彩鲜艳。
  • 锦簇:绚丽地聚集在一起的样子。
  • 三州:指远处的三个州,象征着辽阔的视野。
  • 吟边松月:吟唱的声音与松树、明月交相辉映。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吴百生是宋代的一位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他的诗作常常展现自然的美与人文的情思,表达对生活的热爱。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吴百生游览时,受自然景观的启发,表达了对美好景色的向往与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诗中融合了自然与人文,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情感。


诗歌鉴赏:

《莫厘远眺》是一首以自然景观为主题的诗作,表现了诗人对遥远景色的憧憬与思考。开篇以“金庭隔尘耸,玉柱插天浮”二句描绘出一个雄伟壮丽的场景,给人以视觉上的震撼。接下来的“石古不知岁,溪虚长欲秋”则通过对时间流逝的哲学思考,展现出诗人对生命的感悟和对自然永恒的敬畏。

诗中“绣重红错翠,锦簇阁兼楼”描绘了繁华美丽的花园,使人感受到自然的生机与人文的繁荣。最后两句“望里三州远,吟边松月留”则将视野推向远方,表达了对更广阔世界的向往,同时通过吟唱的意象增添了诗的韵律感。

整首诗通过对景的描写,融入了诗人对自然、时间与生命的深刻思考,展现出一种超然的情怀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一首典雅而充满哲理的诗篇。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金庭隔尘耸”:描绘了一个华丽的庭院,象征着人世间的繁华与喧嚣。
    • “玉柱插天浮”:进一步突出建筑的高耸,给人以壮丽之感。
    • “石古不知岁”:古老的石头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反映出诗人对历史的思考。
    • “溪虚长欲秋”:溪水的宁静与秋天的到来,暗示着自然的变化与生命的轮回。
    • “绣重红错翠”:色彩的交错生动表现出自然的美丽。
    • “锦簇阁兼楼”:建筑的华丽展现了人类文明的成就。
    • “望里三州远”:远望的视野象征着追求与理想。
    • “吟边松月留”:吟唱的声音与自然的结合,富有诗意。
  • 修辞手法:全诗运用了比喻、拟人等多种修辞手法,如“金庭”“玉柱”以象征建筑的宏伟,增强了画面感;“吟边松月留”则通过拟人化手法,赋予自然以情感。

  •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对自然之美的描写,展现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意象分析:

  • 金庭:象征着人间的繁华与美好。
  • 玉柱:代表着高耸的理想与追求。
  • 石古:暗示着历史的悠久与时间的流逝。
  • 溪虚:象征着宁静与内心的平和。
  • 三州:代表着辽阔的视野与无尽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金庭”意指什么? A. 高耸的山峰
    B. 华丽的庭院
    C. 古老的建筑

  2. “绣重红错翠”中的“绣重”指什么? A. 颜色鲜艳
    B. 结构复杂
    C. 人工装饰

  3. “望里三州远”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情感? A. 对历史的怀念
    B. 对未来的向往
    C. 对生活的无奈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望庐山瀑布》: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丽与个人的情感。
  • 王维《山居秋暝》:描绘了秋天山中宁静的美景。

诗词对比

  • 吴百生的《莫厘远眺》与李白的《静夜思》:两者都是通过自然景观表达内心情感,但《莫厘远眺》更偏向于对外界的观察与思考,而《静夜思》则是对乡愁的深切描绘。

参考资料:

  • 《宋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典诗词选》

这些资料能够帮助进一步理解诗词的背景及其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