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刈麦行》

时间: 2025-01-17 09:34:11

来牟异地谷,种之在秋时。

历冬复历春,刈当仲夏期。

雨雪傥不足,荒芜致农悲。

今年尚丰稔,始得疗岩饥。

田家贵勤俭,天公不我欺。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刈麦行》

来牟异地谷,种之在秋时。
历冬复历春,刈当仲夏期。
雨雪傥不足,荒芜致农悲。
今年尚丰稔,始得疗岩饥。
田家贵勤俭,天公不我欺。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写的是农民在异地种谷的艰辛过程。诗人提到,农民在秋天播种,经过严冬与春天,终于在仲夏时节收割。尽管雨雪若是不够,荒芜的田地会让农民感到悲伤。然而今年的丰收,终于能够缓解因饥荒带来的困苦。田家重视勤俭,老天也没有亏待他们。

注释:

  • 来牟异地谷:来牟指的是一个地方,异地代表在外地,谷指谷物,意为在异乡种植谷物。
  • :收割的意思。
  • 仲夏期:指夏季的中间时期,通常是农作物成熟的季节。
  • 荒芜:形容田地没法耕作,荒废不堪。
  • 疗岩饥:意为治愈饥饿,岩饥指的是因饥荒造成的困苦。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了亮,清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流传,作品多围绕农业、农村生活,反映民生疾苦和对自然的感悟。其作品常具有强烈的生活气息,关注农民的辛劳与希望。

创作背景:

《刈麦行》写于清代,正值农耕社会,诗人通过描绘农民的艰辛与丰收,反映出当时社会的农耕文化与农民的生存状态。诗中蕴含着对自然的敬畏以及对勤劳的赞美。

诗歌鉴赏:

《刈麦行》通过质朴的语言,生动描绘了农民的辛勤耕作与对丰收的期待,展现了农民与自然的密切关系。诗的结构简单而有序,先描写种植的过程,再转向收获的喜悦,最后反思农民的勤劳与对天公的信任,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叙述。诗中对于气候变化的敏感与对丰收的渴望,体现了农民的无奈与希望,使得这首诗在平实中蕴含了深刻的哲理。

此外,诗中的“田家贵勤俭,天公不我欺”一句,强调了劳动的重要性和自然的公正,传达出诗人对农民生活的同情与理解。整首诗不仅是一幅农村生活的画卷,更是一种对农民劳动的赞美,生动地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社会现实与人们的生活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来牟异地谷,种之在秋时。
    描绘农民在外地辛勤耕作,从秋天开始播种。

  2. 历冬复历春,刈当仲夏期。
    经过漫长的冬春,终于在仲夏时节收获粮食。

  3. 雨雪傥不足,荒芜致农悲。
    如果雨雪不及时,导致荒地,农民自然愁苦。

  4. 今年尚丰稔,始得疗岩饥。
    今年的丰收让农民暂时摆脱饥饿的困扰。

  5. 田家贵勤俭,天公不我欺。
    农民重视勤俭,老天也没有辜负他们的付出。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历冬复历春”,表现时间的流逝。
  • 比喻:将丰收比作对饥饿的治疗,形象生动。
  • 拟人:天公的“欺”字,使自然显得更有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赞美农民的勤劳和对自然的尊重,强调了勤俭持家的重要性,反映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关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丰收与希望。
  • 冬春:代表艰辛的耕作过程。
  • 仲夏:象征收获的季节。
  • 天公:自然的象征,体现对自然的敬畏。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刈麦行》中,农民主要在什么时间进行播种? A. 冬天
    B. 秋天
    C. 春天
    D. 夏天

  2. 诗中提到“天公不我欺”是为了强调什么? A. 天气不好
    B. 天气好,农民的勤劳得到了回报
    C. 天气变化无常
    D. 自然灾害频繁

  3. 诗人用“疗岩饥”来形容什么? A. 对丰收的期待
    B. 解决农民的饥饿问题
    C. 反映农民的悲惨
    D. 自然的恩赐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 by 杜甫
  • 《田园诗》 by 陶渊明

诗词对比:

  • 《春望》:同样描写了农田生活的艰辛与期盼,但更多地表现了战乱带来的苦难。
  • 《田园诗》:通过田园生活的恬静与美好,展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向往。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中国古代农田文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