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庭芳 社园牡丹,拟小山》
时间: 2025-01-07 07:17:47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满庭芳 社园牡丹,拟小山
作者:姚华 〔清代〕
婆梦余酣,王春今觉,满城华趁晴暄。
近来新种,柴下数名园。
可意笙歌未起,飐华鼙鼓忽惊喧。
檄传处,讨风罪雨,转闹午蜂屯。
开元。成往事,曾倾旧国,付与残藩。
任鹃血声声,叫月谯门。
解道春光几日,教孤负,玉艳春温。
姚耶魏,恩牛怨李,门户未须论。
白话文翻译
梦中还沉醉,今春的觉醒,满城春光在晴天中绽放。
最近新种的牡丹,园中有几株。
可惜的是笙歌尚未响起,华丽的鼓声却突然响起,令人惊扰。
檄文传到,讨伐风雨,闹得午间的蜜蜂纷纷聚集。
开元朝代的往事,曾倾倒旧国,交给了残余的藩地。
任凭杜鹃声声,叫唤着月下的谯门。
问春光还有几日,莫要辜负了,这美丽的春天。
姚家和魏家,恩怨如牛与李,门户之见无需再论。
注释
- 婆梦:指梦中,形容沉醉于梦境。
- 华趁:华丽的景象在温暖的春光中显现。
- 笙歌:古代乐器,与歌声相伴。
- 檄传:指公文传达,常用于发号施令。
- 开元:指唐朝开元年间,象征盛世。
- 谯门:指城门,用来引申月下的景象。
- 姚耶魏,恩牛怨李:提到历史人物,暗指复杂的人际关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姚华是清代的一位诗人,风格多样,擅长描绘自然景物与人生哲理。他的作品常常反映出对社会的观察和对历史的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变迁和文化繁荣的时期,诗中融入了对春天的赞美和对历史的感慨,表现出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过往岁月的思索。
诗歌鉴赏
《满庭芳》是一首描绘春天美景的诗,诗人通过对春日的细致描写,传达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往事的追忆。开篇以“婆梦余酣”引入,营造出一种梦幻般的意境,仿佛将读者带入那春光明媚的时节。诗中提到“满城华趁晴暄”,展现出春天万物复苏的景象,让人感受到生机与活力。
随着诗意的展开,诗人又从春天的美好转向对历史的反思,“开元”一词不仅仅是时空的定位,更是一种情感的寄托,表达了对过去辉煌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无奈。同时,诗中“任鹃血声声”的表述,充满了对生命与时间流逝的哲思,唤起了读者对爱情与人际关系的思考。
整首诗在意象上丰富多彩,尽管有对过往的沉思,但整体基调依然是对春天的热爱,反映出诗人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婆梦余酣:意指梦醒时分,仍留恋于梦中。
- 王春今觉:春天的觉醒,暗含新生的期盼。
- 满城华趁晴暄:春光明媚,繁花似锦,生机勃勃。
- 近来新种:提到新栽的牡丹,象征希望与未来。
- 可意笙歌未起:表达人们尚未享受春天的乐趣。
- 飐华鼙鼓忽惊喧:指突如其来的喧闹声,打破宁静。
- 檄传处,讨风罪雨:象征对自然变化的无奈与抗争。
- 开元:历史的象征,寄托对往事的追忆。
- 任鹃血声声:杜鹃的叫声,象征离别与思念。
- 教孤负,玉艳春温:感叹春光易逝,珍惜当下。
- 姚耶魏,恩牛怨李:暗示人际关系的复杂,讽刺门户之见。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春天比作生机与希望的象征。
- 拟人:春光被赋予情感,表达对生活的热爱。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对称,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表达了对美好春天的珍惜和对历史的缅怀,诗人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情感,展现了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天:象征生机、希望与新生。
- 牡丹:美丽与繁荣的象征。
- 杜鹃:离别与思念的象征。
- 开元:辉煌与历史的象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春光几日”是指: a) 春天的时间有限
b) 春天的时间很长
c) 春天的气候变化 -
“任鹃血声声”中的“鹃”指的是: a) 一种花
b) 一种鸟
c) 一种乐器 -
诗中“开元”象征的是: a) 未来的希望
b) 过去的辉煌
c) 现在的生活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晓》 by 孟浩然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by 韩愈
诗词对比:
- 孟浩然的《春晓》与姚华的《满庭芳》都描绘了春天的美好,但孟浩然更侧重于晨曦的宁静,而姚华则在春天的繁华中引入了对历史的思考,展现出不同的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诗经与唐诗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