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第出春明门》

时间: 2025-01-06 09:09:10

曾和秋雨驱愁入,却向春风领恨回。

深谢灞陵堤畔柳,与人头上拂尘埃。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下第出春明门 李山甫 〔唐代〕 曾和秋雨驱愁入,却向春风领恨回。 深谢灞陵堤畔柳,与人头上拂尘埃。

白话文翻译:

曾经伴随着秋雨带着忧愁进入,如今却迎着春风带着怨恨归来。 深深感谢灞陵堤边的柳树,它们在人们头上轻轻拂去尘埃。

注释:

  • 下第:指科举考试不中,落榜。
  • 春明门:唐代长安城的一个城门,这里代指长安。
  • 秋雨:象征着忧愁和失意。
  • 春风:象征着新生和希望,但在这里带有讽刺意味,因为诗人并未因此感到希望。
  • 领恨:带着怨恨。
  • 灞陵:地名,位于长安附近,灞水流经此处。
  • 堤畔柳:堤岸边的柳树,常用来象征离别和思念。
  • 拂尘埃:轻轻拂去头上的尘埃,比喻帮助或安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山甫是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流传至今,显示出一定的文学才华。他的诗多反映个人情感和社会现实,风格质朴,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李山甫在科举考试落榜后离开长安时所作,表达了他对失败的感慨和对未来的迷茫,同时也透露出对自然景物的感激之情。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秋雨和春风,表达了诗人从失意到怨恨的情感转变。秋雨驱愁入,春风领恨回,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内心的起伏。后两句通过对灞陵堤畔柳的感激,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感受,同时也暗示了他在困境中寻求安慰和希望的心态。整首诗语言简练,意象鲜明,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抒情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曾和秋雨驱愁入”:诗人曾经伴随着秋雨,带着忧愁进入长安,秋雨象征着失意和忧愁。
  2. “却向春风领恨回”:如今却迎着春风,带着怨恨离开,春风在这里带有讽刺意味,因为诗人并未因此感到希望。
  3. “深谢灞陵堤畔柳”:诗人深深感谢灞陵堤边的柳树,柳树常用来象征离别和思念。
  4. “与人头上拂尘埃”:柳树在人们头上轻轻拂去尘埃,比喻帮助或安慰。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秋雨和春风的对比,突出了诗人情感的变化。
  • 拟人:柳树被赋予了人的动作,轻轻拂去尘埃,增加了诗的生动性。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失意与希望的交织。诗人通过自然景物的变化,表达了自己从失意到怨恨再到寻求安慰的情感历程。

意象分析:

  • 秋雨:象征失意和忧愁。
  • 春风:象征新生和希望,但在这里带有讽刺意味。
  • 灞陵堤畔柳:象征离别和思念,同时也象征安慰和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秋雨”象征什么? A. 新生和希望 B. 失意和忧愁 C. 安慰和希望 D. 怨恨和失望
  2. 诗中的“春风”在诗中带有哪种意味? A. 新生和希望 B. 失意和忧愁 C. 讽刺意味 D. 安慰和希望
  3. 诗中的“灞陵堤畔柳”象征什么? A. 离别和思念 B. 新生和希望 C. 失意和忧愁 D. 怨恨和失望

答案:1. B 2. C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动荡的忧虑和对未来的希望。
  • 李白的《送友人》:通过自然景物表达离别之情。

诗词对比:

  • 杜甫的《春望》与李山甫的《下第出春明门》:两者都通过自然景物表达情感,但杜甫的诗更多关注国家大事,而李山甫的诗更多关注个人情感。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全唐诗》:收录了李山甫的诗作。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提供了对唐代诗词的详细解析和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