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衷情(史丞相宴曲水席上作)》

时间: 2025-01-06 14:07:02

兰亭曲水擅风流。

移宴向清秋。

黄花未应憔悴,盏面尚堪浮。

围艳质,发歌喉。

细相酬。

明年此会,主人还是,在凤池头。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诉衷情(史丞相宴曲水席上作)
作者: 曾觌 〔宋代〕

兰亭曲水擅风流。
移宴向清秋。
黄花未应憔悴,
盏面尚堪浮。
围艳质,发歌喉。
细相酬。
明年此会,
主人还是,在凤池头。

白话文翻译:

在兰亭曲水的宴会上,风流雅致的氛围令人陶醉。
我们把筵席移到清秋的时节。
黄花还不至于凋零,
酒杯上漂浮的酒面依然可饮。
围绕着美丽的女子,歌声在她的喉咙里回荡。
大家在这里细细地相互酬唱。
明年我们再聚首,
主人依旧是在凤池边。

注释:

字词注释:

  • 兰亭:指王羲之的《兰亭序》所描述的兰亭,此地以风景优美而著称。
  • 曲水:指曲折流动的水,通常用来承载诗酒歌舞的雅兴。
  • 黄花:指菊花,象征着高洁与长寿。
  • 盏面:指酒杯的表面。
  • 围艳质:指围绕着美丽的女子。
  • 发歌喉:形容歌声动听、悦耳。

典故解析:
本诗提到的“兰亭曲水”典故源于王羲之的《兰亭序》,描述了文人雅士在兰亭聚会的情景,体现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追慕与对雅集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曾觌,字无逸,号梦阮,宋代诗人,生于南宋,工于词,擅长表现细腻的情感与自然景色。他的作品多以抒情见长,具有鲜明的个人风格。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一次宴会上,诗人与友人共聚,借酒抒怀,表现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期待,传达了欢聚的喜悦与对明年重聚的期盼。

诗歌鉴赏:

《诉衷情》不仅是一首描写宴会的词作,更是一幅生动的秋日聚会画卷。诗中以“兰亭曲水”引入,立刻营造出一种高雅的氛围,令人联想到历史上那些风流人物的聚集。诗人通过对黄花、酒盏的描写,显现出时光的流逝与生命的美好,表达了对友谊、对生活的热爱。特别是“围艳质,发歌喉”,将美丽的女子与歌声结合,生动形象地展现了宴会的欢愉与热烈。

在诗的结尾,诗人提到“明年此会”,不仅是对未来的期待,也是对当下美好时光的珍惜。这种矛盾的情感,使得整首诗充满了诗意与哲思,既诉说了欢乐,也流露出对光阴流逝的感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兰亭曲水擅风流:描写兰亭的美丽与风流韵致。
  • 移宴向清秋:把宴席移到秋季,暗示岁月的变化。
  • 黄花未应憔悴:菊花盛开,象征着生命的活力。
  • 盏面尚堪浮:酒杯中的酒尚可饮用,表现出宴会的欢愉。
  • 围艳质,发歌喉:形容美女的歌声撩人,增强了宴会的氛围。
  • 细相酬:大家互相交流,表现出友谊的温暖。
  • 明年此会:期待明年的重聚,体现了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 主人还是,在凤池头:表明宴会的主人依旧在这里,增添了情感的依恋。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宴会与自然景色结合,营造出一种雅致的氛围。
  • 对仗:如“围艳质,发歌喉”,使诗句更具韵律感。
  • 拟人:赋予自然景物情感,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宴会的场景,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和对生活的热爱,流露出对美好时光的留恋与对未来重聚的期盼。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兰亭:象征高雅、文人聚集之地。
  • 曲水:代表欢乐与流动的时光。
  • 黄花:象征生命、长寿与美好。
  • 酒盏:象征欢聚与畅饮的乐趣。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兰亭曲水”中的“兰亭”指的是哪个著名的历史人物?
    A. 王羲之
    B. 李白
    C. 杜甫
    D. 苏轼

  2. 诗中提到的“围艳质”的意思是什么?
    A. 围绕着美丽的事物
    B. 围住了一群人
    C. 圆润的质感
    D. 质朴的情感

  3. 诗的最后一句“主人还是,在凤池头”的意思是:
    A. 主人将不再出现
    B. 明年重聚的地点
    C. 诗人对未来的无奈
    D. 诗人期盼的心愿

答案:

  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兰亭序》 - 王羲之
  • 《秋夕》 - 杜甫

诗词对比:

  • 曾觌的《诉衷情》与李清照的《如梦令》都表现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但前者更侧重于友谊的欢聚,而后者则表现出对爱情的思念与无奈。两者在风格上各有千秋,反映了不同的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代词人传》
  • 《古诗词鉴赏》
  • 《王羲之与兰亭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