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天晓角·仪真江上夜泊》

时间: 2025-01-06 17:08:54

寒江夜宿。

长啸江之曲。

水底鱼龙惊动,风卷地、浪翻屋。

诗情吟未足。

酒兴断还续。

草草兴亡休问,功名泪、欲盈掬。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霜天晓角·仪真江上夜泊
作者: 黄机 〔宋代〕

寒江夜宿。长啸江之曲。
水底鱼龙惊动,风卷地浪翻屋。
诗情吟未足。酒兴断还续。
草草兴亡休问,功名泪欲盈掬。

白话文翻译:

在寒冷的江边过夜,我长声吟唱着江的曲调。
水底的鱼龙都为之惊动,狂风卷起波浪翻过屋顶。
诗情还未尽兴,酒兴又断断续续。
对于兴亡之事不再过问,功名的泪水几乎要盈满双掌。

注释:

  • 寒江夜宿: 指在寒冷的江边宿夜,表现出诗人的孤寂和寒冷。
  • 长啸江之曲: 指诗人对江水之声的长声吟唱,表现诗人的豪情。
  • 水底鱼龙惊动: 鱼和龙都因吟唱而惊动,表现自然与人的共鸣。
  • 风卷地浪翻屋: 强烈的风势将波浪卷起,翻过屋顶,描绘出狂暴的自然景象。
  • 诗情吟未足: 诗意还未表达尽兴,表现诗人对艺术创作的渴求。
  • 酒兴断还续: 酒兴断断续续,说明诗人在饮酒过程中情绪起伏。
  • 草草兴亡休问: 对于世事的兴亡不再追问,表现出一种洒脱。
  • 功名泪欲盈掬: 对于功名的追求和失落,眼泪几乎要流出,表现出诗人的惆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机,字子云,号云溪,宋代诗人,擅长诗词,风格豪放,情感真挚。生活在宋代,深受当时社会动荡的影响,作品常流露出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诗人夜泊江边之时,受寒冷的天气和自然景象的影响,诗人思绪万千,情感复杂,既有对自然的赞美,也有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诗歌鉴赏:

《霜天晓角·仪真江上夜泊》是一首描绘夜泊江边的诗作,诗人在寒冷的夜晚,面对浩瀚的江水,感受到自然的力量与人生的无常。开篇的“寒江夜宿”便设定了一个孤独而又寒冷的氛围,展现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思索。长啸江之曲,不仅是一种对自然的回应,更是一种情感的宣泄,诗人与自然的互动让人感受到一种灵魂的共鸣。

诗中描绘的自然景象极富动感,如“水底鱼龙惊动,风卷地浪翻屋”,这种描写不仅表现了狂风巨浪的壮观,也象征着诗人内心的波动。在这样的环境中,诗人“诗情吟未足,酒兴断还续”,表现出对艺术创作的渴望和情绪的起伏,诗酒相伴,恰如人生的无常与变化。

最后,诗人在面对人生的兴亡时选择不再追问,表现出一种无奈与洒脱的态度。功名的泪水几乎要溢出,表达了对人生理想和现实的深切感慨。这首诗以景引情,情景交融,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思考和独特的情感世界,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寒江夜宿: 描述夜泊于寒冷的江边,设定情感基调。
  2. 长啸江之曲: 诗人对江水的吟唱,表现豪情与对自然的感应。
  3. 水底鱼龙惊动: 声音的传播影响水下生物,象征人与自然的互动。
  4. 风卷地浪翻屋: 生动描绘狂风与波浪,体现自然的力量。
  5. 诗情吟未足: 表达诗人对创作的渴望与不满足。
  6. 酒兴断还续: 酒兴的起伏体现诗人复杂的情感状态。
  7. 草草兴亡休问: 对世事不再追问,表现洒脱与对人生的理解。
  8. 功名泪欲盈掬: 对功名的追逐和失落,流露出深切的惆怅。

修辞手法:

  • 比喻: 比喻自然景象与内心情感的交融,增强诗歌的表现力。
  • 拟人: 描述鱼龙的惊动,赋予自然以生命。
  • 对仗: 句子工整,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诗歌中心思想探讨了人生的无常与对艺术创作的追求,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思考,情感基调为惆怅与洒脱。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寒江: 代表孤寂与冷漠,象征诗人内心的孤独。
  • 鱼龙: 象征生机与活力,表现自然的生命力。
  • 风浪: 代表动荡与不安,象征人生的起伏。
  • 功名泪: 代表对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体现内心的苦楚。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人夜宿的地方是哪里? A) 寒山
    B) 寒江
    C) 寒湖
    D) 寒林

  2. 诗中提到的自然现象是? A) 雪
    B) 雷
    C) 风浪
    D) 雾

  3. 诗人对兴亡的态度是? A) 关注
    B) 无所谓
    C) 追问
    D) 深思

答案:

  1. B) 寒江
  2. C) 风浪
  3. B) 无所谓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夜泊牛头》: 描述夜泊情境,情感深沉。
  • 《静夜思》: 表达思乡情感,意境清幽。

诗词对比:

  • 《夜泊牛头》《霜天晓角》: 两者都描绘夜泊情景,但前者更侧重思乡,后者则关注人生与自然的关系。两首诗在情感表达上各有千秋。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鉴赏》
  • 《古诗词解析》
  • 《黄机生平与作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