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儿媚 秋夜》

时间: 2025-01-06 16:21:22

一痕新月上花枝。

夜静漏声迟。

灯摇几畔,虫吟砌下,风逗书帏。

兽炉烟袅湘帘捲,妆却绿云欹。

轻磨翠墨,漫调银管,闲谱新词。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眼儿媚 秋夜
作者: 陈珍瑶 〔清代〕
一痕新月上花枝。夜静漏声迟。灯摇几畔,虫吟砌下,风逗书帏。
兽炉烟袅湘帘捲,妆却绿云欹。轻磨翠墨,漫调银管,闲谱新词。

白话文翻译:

一弯新月挂在花枝上,夜色静谧,滴漏的声音显得缓慢。灯光在几处摇曳,虫鸣在阶下响起,微风轻拂着书帷。兽炉的烟雾袅袅升起,湘帘轻轻卷起,妆容似乎在那绿云中倾斜。轻轻磨制着翠色墨水,漫无目的地调试着银管乐器,随意谱写着新的词曲。

注释:

  • 一痕新月:指的是一弯新月,形容月亮的弯曲形态。
  • 漏声迟:漏壶滴水的声音缓慢。
  • 虫吟:虫子的鸣叫声。
  • 兽炉:指一种用来熏香的炉子,通常用兽形装饰。
  • 湘帘:指用湘妃竹制作的帘子,典雅之物。
  • 轻磨翠墨:轻轻地磨制绿色的墨水。
  • 漫调银管:随意地调试银管乐器。

典故解析:

  • 湘帘:湘妃竹出自《楚辞》,象征着温柔和美丽的女子。
  • 兽炉:在古代文人中,熏香是一种雅趣,兽炉的使用体现了文人的闲情逸致。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珍瑶,清代女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优雅的文风著称。她的诗词常常描绘自然之美和个人的情感体验,具有浓厚的女性视角。

创作背景:

《眼儿媚 秋夜》创作于一个静谧的秋夜,诗人通过描绘夜晚的景象,抒发了自己的思绪与情感。此时正值秋季,夜晚的凉意和静谧使得诗人产生了共鸣,借此表达内心的闲适与思考。

诗歌鉴赏:

《眼儿媚 秋夜》是一首充满秋夜氛围的词作,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出一个宁静而美丽的夜晚。开篇“一痕新月上花枝”便设定了一个清幽的意境,月光照耀着花枝,给人以柔和的视觉感受。接着,诗人描写了夜的静谧,“夜静漏声迟”,在这种静谧中,时间似乎变得缓慢,给人一种悠闲的感觉。

在进一步的描写中,诗人巧妙地运用了“灯摇几畔,虫吟砌下,风逗书帏”三个意象,展现了夜晚的多重声音与感受。灯光的摇曳、虫鸣的低吟以及微风的轻拂,营造出一种和谐而宁静的氛围,仿佛让人置身于一个诗意的梦境中。

下半部分的“兽炉烟袅湘帘捲”转而加入了更多的细节,兽炉的烟雾缓缓升起,湘帘轻卷,似乎在描绘一个优雅的女子正沉浸在这夜色中。最后,诗人在“轻磨翠墨,漫调银管,闲谱新词”的描写中,展现了她的艺术创作,诉说着对生活的感悟和对美的追求。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传达出一种淡雅而闲适的生活态度,既表现了秋夜的美丽,又流露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艺术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一痕新月上花枝:新月挂在花枝上,象征着秋夜的宁静和美好。
  2. 夜静漏声迟:描绘夜晚的宁静,时间流逝缓慢,增添了诗的悠远感。
  3. 灯摇几畔,虫吟砌下,风逗书帏:灯光摇曳,虫声低吟,微风拂动书帷,生动展现了夜晚的动感。
  4. 兽炉烟袅湘帘捲:香烟缭绕,湘帘轻卷,营造出一种雅致的氛围。
  5. 妆却绿云欹:妆容在绿云中倾斜,表现一种柔美。
  6. 轻磨翠墨,漫调银管,闲谱新词:描绘诗人创作的状态,体现出一种悠闲自在的艺术生活。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新月”比喻夜的宁静与美丽。
  • 拟人:如“灯摇”“风逗”,使得自然界的元素充满生命。
  • 对仗:如“虫吟砌下,风逗书帏”,形成了和谐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词通过描绘秋夜的静谧与美丽,传达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艺术创作的追求。诗中蕴含着对生活细腻的观察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闲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新月:象征着新的开始与希望。
  • 灯光:象征着温暖与生活的气息。
  • 虫鸣:代表自然的声音,增添画面的生动感。
  • 兽炉烟:象征文人的雅趣与闲情。
  • 翠墨、银管:象征诗人对艺术追求的工具。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新月”象征着什么?
    A. 结束
    B. 希望
    C. 压力
    答案: B

  2. 诗中“兽炉”主要用于什么?
    A. 烹饪
    B. 熏香
    C. 点灯
    答案: B

  3. 诗的主题是什么?
    A. 对生活的热爱
    B. 对战争的反思
    C. 对自然的敬畏
    答案: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月夜忆舍弟》 - 杜甫
  • 《夜泊牛头》 - 李白

诗词对比:

《眼儿媚 秋夜》与李白的《月夜忆舍弟》都描绘了夜晚的美丽,但前者更注重细腻的生活情感,而后者则更具豪情壮志。两首诗在意境和情感表达上各具特色,展现了不同的艺术风格。

参考资料:

  • 《清代词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
  • 《诗词的美与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