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赣石》
时间: 2024-12-29 17:28:57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赣石三百里,沿洄千嶂间。
沸声常活活,洊势亦潺潺。
跳沫鱼龙沸,垂藤猿狖攀。
榜人苦奔峭,而我忘险艰。
放溜情弥惬,登舻目自闲。
暝帆何处宿,遥指落星湾。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赣江的壮丽景色,长达三百里的江水蜿蜒流淌,在千山之间曲折而行。河水的沸腾声时常响起,水流的波澜也缓缓流动。水面上跳跃的鱼和龙虾使水面泛起白沫,藤条垂挂,猿猴在上面攀爬。船夫们在陡峭的岸边辛苦地划船,而我却忘却了旅途的艰辛。在放松的心情中,我感到无比惬意,登上船头,悠然自得地向远处眺望。夜幕降临,船帆不知停泊在何处,只能遥指那落星湾的方向。
注释
- 赣石:指的是赣江的石头,三百里指江流的长度。
- 沸声:水流激荡发出的声音。
- 跳沫:水面上因鱼龙活动而溅起的水沫。
- 榜人:指划船的人。
- 峭:陡峭的意思。
- 放溜:放松的情感。
- 舻:船的意思。
- 暝帆:夜晚的船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孟浩然(689年-740年),字浩然,号孟溪,唐代著名山水田园诗人。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擅长描写山水景色,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此首《下赣石》描绘了赣江沿岸的自然风光和诗人对旅途的感受,展现了孟浩然对自然的深厚情感和对简朴生活的追求。在那个时代,诗人常常以山水为题材,表达对社会的思考和个人情感的寄托。
诗歌鉴赏
《下赣石》通过对赣江水流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赞美与向往。开篇以“赣石三百里”引入,开阔的视野下,蜿蜒的江水与千山相间,给人一种浩瀚的感觉。接着,诗人通过“沸声常活活,洊势亦潺潺”的描写,生动地展现了水流的动态美,仿佛听到了水声和感受到了水的流动。
“跳沫鱼龙沸,垂藤猿狖攀”则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江面上生机勃勃的自然景象,让读者感受到生命的活力和自然的和谐美。而后,诗人对比了辛苦的船夫与自己的悠闲,体现了他对生活的态度:虽然身处险峻的环境,但心中却是宁静和惬意。
结尾的“暝帆何处宿,遥指落星湾”则抒发了诗人对未来的迷茫与期待,虽然不知道船帆将停泊何处,但依然向往着远方的美好。整首诗以自然景物为线索,贯穿着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对自然的热爱,体现了唐代山水诗的特点。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赣石三百里,沿洄千嶂间:描绘赣江长达三百里,蜿蜒曲折地流经千山之间,展示了自然的广阔与壮丽。
- 沸声常活活,洊势亦潺潺:水流激荡的声音常常响起,水势也缓缓流淌,生动形象地捕捉了水的动态。
- 跳沫鱼龙沸,垂藤猿狖攀:描绘水面上跳跃的鱼龙,生动地显示了水面生机勃勃的景象。
- 榜人苦奔峭,而我忘险艰:对比了辛苦的船夫与自己悠然自得的心态,表达了对生活的淡然态度。
- 放溜情弥惬,登舻目自闲:表现了诗人放松的心情,悠然自得地观望远方。
- 暝帆何处宿,遥指落星湾:最终表达了对未来的迷茫与期待,指向远方的美好。
修辞手法:诗中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展示了自然景观与诗人的心境。例如“跳沫鱼龙沸”既描绘了水面的动态,又赋予了水生物以生命的活力。
主题思想:整首诗展现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情感,表达了对生活的淡然态度和对自然美的热爱。诗人虽然面临艰难险阻,但内心却是宁静与安闲,体现了唐代诗人追求自由与自然的精神。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赣石:象征着壮丽的自然景观。
- 沸声:象征着生命的活力。
- 跳沫:象征着水的生动与灵动。
- 猿狖:象征着自然的生机。
- 落星湾:象征着诗人对未来美好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河流是指哪条河?
- A. 长江
- B. 赣江
- C. 黄河
-
诗人对船夫的态度是怎样的?
- A. 同情
- B. 忘却艰辛
- C. 赞美其辛勤
-
“暝帆何处宿”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感慨?
- A. 对自然的向往
- B. 对未来的迷茫
- C. 对生活的厌倦
答案
- B. 赣江
- B. 忘却艰辛
- B. 对未来的迷茫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王之涣
- 《早发白帝城》李白
诗词对比:
- 《早发白帝城》与《下赣石》都描绘了自然景色,但前者更强调晨光下的壮丽,而后者则注重水流的动态与悠然自得的心态。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