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垂钓坐盘石,水清心亦闲。
鱼行潭树下,猿挂岛藤间。
游女昔解佩,传闻于此山。
求之不可得,沿月棹歌还。
白话文翻译:
我坐在盘石上垂钓,水清澈见底,心情也变得悠闲。
鱼儿在潭水下游动,猿猴悬挂在岛上的藤条间。
曾经有位游女在这里解下佩饰,传闻在这山中流传。
我想寻找她,却无从得知,只能在月光下划船归去,唱着歌。
注释:
- 垂钓:指在水边钓鱼。
- 盘石:指平坦的石头,适合坐着。
- 潭:指水潭,水深而清澈的地方。
- 游女:指游玩时的女子,常有美丽的传说。
- 佩:佩饰,古代女子佩戴的装饰品。
- 月棹:月光照耀下的船桨,形容夜晚划船的情景。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孟浩然(689年-740年),字浩然,号阮溪,唐代著名诗人,生于今河南省。其诗以自然风光和清雅的情怀著称,常表达隐逸思想和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
《万山潭作》可能是在一个清幽的山潭边创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感悟与对往事的追忆。诗中描绘了宁静的垂钓场景,同时也流露出对游女的思念,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闲适。
诗歌鉴赏:
《万山潭作》是一首典型的山水田园诗,展现了孟浩然悠闲自得的生活态度和对自然的热爱。诗的开头,诗人以“垂钓坐盘石”引入,描绘了一个清新宁静的环境,水清澈见底,使得诗人的心情也随之变得闲适而宁静。接着,通过“鱼行潭树下,猿挂岛藤间”的描写,生动地展现了山水间的生机与和谐,给人一种恬淡的美感。
而在后两句中,诗人引入了游女的传说,似乎让这片自然之美增添了一丝人文情感。游女的形象象征着美好而遥不可及的事物,诗人在寻找游女的过程中感受到了一种失落与空虚,最终“沿月棹歌还”的意象则表现出一种无奈的归去。整首诗在描绘自然美的同时,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正是这种情感的交织,使得作品更加深刻而动人。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垂钓坐盘石:描绘了诗人在平坦的石头上垂钓的情景,暗示一种悠闲的生活方式。
- 水清心亦闲:水的清澈让诗人的内心也变得宁静,表达了诗人对环境的感受。
- 鱼行潭树下:鱼儿在水中自由自在地游动,营造出一种生机勃勃的氛围。
- 猿挂岛藤间:猿猴在藤间嬉戏,增添了自然的活力。
- 游女昔解佩:游女的传说引入了人文情感,丰富了作品的内涵。
- 传闻于此山:游女的故事在山中流传,暗示了历史与自然的交融。
- 求之不可得:寻觅游女的过程显示出一种无奈与失落。
- 沿月棹歌还:在月光下划船归去,诗人的心情似乎带着点点惆怅。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水清心亦闲”将水的清澈与内心的宁静相联系。
- 拟人:鱼儿和猿猴的描写使得自然界似乎有了生命。
- 对仗:如“鱼行潭树下,猿挂岛藤间”体现了工整的对仗工艺。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是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事的感慨。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表达了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对往事的追忆与对美好事物的失落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潭水:象征着宁静与清澈的内心。
- 游女:象征着美好而遥不可及的爱情。
- 猿猴:象征着自然的活力与自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游女”是指什么?
- A. 渔夫
- B. 漂泊的女子
- C. 传说中的仙女
- D. 隐士
- 答案:B
-
填空题:诗中“水清心亦闲”意在表达诗人对_____的感受。
- 答案:自然环境
-
判断题:诗人在这首诗中表达了对游女的深切怀念。
- A. 正确
- B. 错误
-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鹿柴》
- 李白《早发白帝城》
诗词对比:
- 孟浩然 vs. 王维:两位诗人都以山水田园诗闻名,但孟浩然更多地关注人与自然的关系,王维则常将佛理融入其中,表现出一种更为深刻的哲理思考。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孟浩然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