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两浙旬宣卷》

时间: 2025-01-17 10:24:39

天心仁爱圣明朝,阴沴频年未尽消。

眼底名藩参浙水,马前春意遍童谣。

潜鳞涸辙需甘泽,赤子穷檐望使轺。

何处覆盆光未照,紫薇花下更逍遥。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天心仁爱圣明朝,阴沴频年未尽消。
眼底名藩参浙水,马前春意遍童谣。
潜鳞涸辙需甘泽,赤子穷檐望使轺。
何处覆盆光未照,紫薇花下更逍遥。

白话文翻译:

在天之心中承载着仁爱,圣明的朝代将万物照耀;
阴霾和灾难频繁年来袭,却未能完全消散。
眼前的名藩映衬着浙水,马前春意洋溢童谣满天。
潜伏的鱼儿在干涸的车辙中渴望甘甜的雨水,
无辜的孩童在低矮的屋檐下盼望着使者的车驾。
哪里还有光明未曾普照,
在紫薇花下,心中更显逍遥自在。

注释:

  • 仁爱:指对人的关爱与宽厚的心胸。
  • 阴沴:指阴暗的灾难与不幸。
  • 名藩:指有名的藩地或地方政权。
  • 浙水:指浙江一带的河流。
  • 潜鳞:指在水中潜伏的鱼类。
  • 涸辙:指干涸的车辙,象征困境。
  • 赤子:指天真无邪的儿童。
  • 穷檐:指屋檐底下。
  • 覆盆光:指光明的照耀。

典故解析:

“天心仁爱”可理解为天意与仁爱的结合,暗示朝代的仁政。诗中提到的“紫薇花”,在传统文化中象征着美好与逍遥,表达出一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林光,明代诗人,生于浙江,作品以情景交融、意象丰富著称,常描写自然景色与人文情怀。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明代,正值社会动荡时期,诗人借景抒情,表达对国家未来的期许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充满希望与生机的画面,诗人在开头以“天心仁爱”引入,展现了对美好德治的向往与期待。虽然“阴沴频年未尽消”,但诗人依旧选择关注春天的气息与孩童的歌声,映射出一种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诗中“潜鳞涸辙”生动地描绘了自然界的生存困境,表达了对生存环境的深切关怀。最后,“紫薇花下更逍遥”则是对理想生活的追求,轻松而自在的意象让人感受到一种心灵的解放与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天心仁爱圣明朝”:表达诗人对美好政治的期待。
  2. “阴沴频年未尽消”:社会动荡的隐忧。
  3. “眼底名藩参浙水”:描绘自然与人文的交融。
  4. “马前春意遍童谣”:春天的生机与儿童的欢乐。
  5. “潜鳞涸辙需甘泽”:对困境中生命的渴望。
  6. “赤子穷檐望使轺”:孩童对未来的期待。
  7. “何处覆盆光未照”:对美好未来的追问。
  8. “紫薇花下更逍遥”:理想生活的象征。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紫薇花”作为逍遥的象征。
  • 拟人:赋予自然以情感,表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 对仗:全诗多处使用对仗手法,增强诗句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美好未来的期许,虽有困境与阴霾,依然坚信仁爱和春意会带来希望与生机。

意象分析:

  • 天心:象征仁爱与德治。
  • 阴沴:代表社会动荡与困苦。
  • 浙水:体现自然的生机与文化的交融。
  • 紫薇花:象征美好生活与精神自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紫薇花”象征什么?

    • A) 生命
    • B) 美好生活
    • C) 战争
  2. “潜鳞涸辙”表述的意象主要是?

    • A) 幸福
    • B) 困境
    • C) 旅行
  3. 诗中反映的主要情感基调是?

    • A) 悲观
    • B) 乐观
    • C) 中立

答案

  1. B) 美好生活
  2. B) 困境
  3. B) 乐观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杜甫
  • 《登高》王之涣

诗词对比: 与杜甫的《春望》相比,这首诗更为乐观,杜甫的作品常带有沉重的历史感,而林光则通过自然景象展现出对未来的期待与希望。两者在风格与情感基调上形成鲜明对比。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诗词的意象与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