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道中 其三》
时间: 2025-01-17 10:27:20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泰山道中 其三
作者: 洪亮吉 〔清代〕
一山戴一山,重戴至谷口。
遵山视重戴,高仅及社首。
方知众高积,拔势乃得陡。
山坳环数郡,元气蒸泽薮。
中虚蕴灵宝,万古谁敢剖。
天阊虽已逼,地轴亦孔厚。
七十二代君,贞符藏北斗。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泰山的壮丽与雄伟,诗人通过比喻和对比,表达了山的层叠与高耸。诗中提到的“重戴”意指山峰重重叠叠,直至山谷口。“遵山视重戴”意谓着观察山的重叠,只有高度达到社首。接着,诗人感叹众多高山的积聚,若想拔高就得陡峭。诗中提到的“山坳环数郡”,表示山的环抱之景,意境深远,给人以生气。最后,诗人提到元气的蕴含与历史的悠久,强调了泰山作为灵宝的地位,以及它在历史中的象征意义。
注释
- 一山戴一山:指山层叠重叠,形象地描绘出泰山的巍峨。
- 重戴:重叠的意思。
- 社首:古代祭祀社神的地方,象征着高处。
- 众高积:众多高山汇聚而成。
- 拔势乃得陡:想要高耸而立,必须陡峭。
- 元气蒸泽薮:自然的元气蒸腾,滋润了周围的土地。
- 灵宝:指自然的灵气和宝藏。
- 七十二代君:指古代各朝代的君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洪亮吉,字伯圭,号阮亭,清代诗人,生于晚明,卒年不详。他的诗歌以描写山水、抒发感怀为主,风格清新自然,颇具个性。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诗人游历泰山时,旨在表达他对泰山的崇敬及感悟。诗中不仅有对自然壮丽的赞美,也反映出诗人对历史、文化的思考。
诗歌鉴赏
《泰山道中 其三》是一首描绘泰山的古诗,诗人在游历过程中深感山的雄伟与厚重。开篇以“一山戴一山”形象地展示了泰山的层叠景象,赫然展现出其巍峨的气势。同时通过“重戴至谷口”的描绘,引导读者感受到山的高度与深度。接下来的“遵山视重戴”则是对视角的转变,强调了观察的角度与高度的关系。
诗中提到的“众高积”,反映了自然界的共生关系,山的高耸与人类的渺小形成鲜明对比。诗人通过“山坳环数郡”展现出泰山所包围的广阔天地,暗示了大自然的生生不息和人类在其中的渺小。最后两句提到的“七十二代君”则是对历史的深刻反思,泰山作为文化的象征,承载着历史的厚重,突显了其灵性与神秘。整首诗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也蕴含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展示了诗人对自然与历史的敬畏之情。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一山戴一山,重戴至谷口:描绘了山的重叠,表现出泰山的雄伟。
- 遵山视重戴,高仅及社首:强调观看的角度与山的高度。
- 方知众高积,拔势乃得陡:感叹高山的积聚,拔高需要陡峭的基础。
- 山坳环数郡,元气蒸泽薮:展示山的环抱之美,生机盎然。
- 中虚蕴灵宝,万古谁敢剖:强调山中灵气的珍贵,讽刺人们对自然的无知。
- 天阊虽已逼,地轴亦孔厚:描写天与地的厚重,暗示自然的伟大。
- 七十二代君,贞符藏北斗:历史的沉淀,泰山作为文化的象征。
修辞手法
- 比喻:如“一山戴一山”,形象地比喻山的层叠。
- 对仗:整首诗的句式工整,体现了古诗的对仗美。
- 排比:如“天阊虽已逼,地轴亦孔厚”增强了气势。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泰山的雄伟,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与人类历史的思考,传达出一种对文化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理念。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泰山:象征着巍峨与文化的底蕴。
- 山坳:代表着自然的环抱与生机。
- 灵宝:象征着自然的灵气与珍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重戴至谷口”所表达的意思是: A. 山的高度
B. 山的重叠
C. 山的宽度
D. 山的深度 -
诗中提到的“七十二代君”象征了什么? A. 自然的力量
B. 历史的厚重
C. 文化的传承
D. 人类的渺小 -
诗的主题思想主要是: A. 描述自然的美
B. 宣扬历史的伟大
C. 表达对自然与历史的敬畏
D. 表达对人类的批判
答案
- B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望岳》
-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诗词对比
《望岳》
杜甫在《望岳》中同样描绘了高山的壮丽,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崇敬与对人生的思考。两首诗都通过山的描绘表现出自然的伟大,但洪亮吉的诗更侧重于历史与文化的深邃。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洪亮吉传》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山水诗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