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欧阳叔弼知蔡州》

时间: 2025-01-04 07:34:57

颍阴为别悔匆匆,十载相望信不通。

晚遇圣朝收放逸,旋遭官禁限西东。

又为太守专淮石,剩喜郎君类若翁。

梅柳作新诗兴动,可令千里不同风。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送欧阳叔弼知蔡州
陈师道 〔宋代〕

颍阴为别悔匆匆,
十载相望信不通。
晚遇圣朝收放逸,
旋遭官禁限西东。
又为太守专淮石,
剩喜郎君类若翁。
梅柳作新诗兴动,
可令千里不同风。

白话文翻译

别离在颍阴,心中惋惜匆忙的告别,
十年相望,却无音信往来。
我在晚年遇上了圣明的朝代,得以放纵一回,
却又遭遇官府的禁令,限制了我的去向。
你成为了太守,专理淮河的事务,
我更是喜悦你,如同长者一般。
梅花和柳树为我带来了新的诗兴,
即使千里相隔,也仿佛感受到了不同的风。

注释

字词注释:

  • 颍阴:地名,今安徽省颍上县。
  • 匆匆:匆忙,匆促的样子。
  • 圣朝:指的是圣明的朝代。
  • 收放逸:指的是放纵和自由。
  • 官禁:官府的禁令。
  • 淮石:指淮河及其周边的事务。
  • 类若翁:像长者一样。
  • 兴动:产生兴致。

典故解析:
此诗表达了诗人与友人欧阳叔弼的惜别之情,并反映了政治环境的变迁。提到的“圣朝”指的是宋朝的盛世,而“太守”是地方官员的称呼,诗中提到的官禁和放逸反映了士人对于政治的困惑和无奈。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师道(约1045年-1100年),字公辅,号静斋,北宋诗人,擅长古体诗,风格清新自然,擅于表达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作者与好友欧阳叔弼分别之际,表达了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以及对政治环境的感慨。诗中反映了作者对友谊的珍视和对时代变迁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在情感上表现出深厚的友谊与对离别的惋惜,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对于时事的无奈与感慨,使得整首诗充满了历史的厚重感。开头的“颍阴为别悔匆匆”,便是对离别时刻的紧迫感的强调,接着“十载相望信不通”则揭示了两人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隔阂,情感的疏远引起了诗人内心的惆怅。

接下来的几句中,诗人转向对社会政治的观察,“晚遇圣朝收放逸”与“旋遭官禁限西东”形成鲜明对比,表现了诗人对自由的渴望与现实的无奈。这种对比不仅增强了诗的情感张力,也反映了当时士人对于政治环境的复杂心态。

最后两句以“梅柳”喻及新诗的创作,意象清新,象征着生命的希望和诗人内心的激动,传达出一种积极的情感,虽然身处困境,但依然可以从自然中汲取灵感与力量,展现了诗人乐观的人生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颍阴为别悔匆匆”:在颍阴分别,心中惋惜这匆忙的别离。
  2. “十载相望信不通”:十年相望,却没有音信往来。
  3. “晚遇圣朝收放逸”:在晚年遇到了圣明的朝代,可以放纵自己。
  4. “旋遭官禁限西东”:却又遭遇了官府的禁令,限制了我的去向。
  5. “又为太守专淮石”:你成为了太守,专理淮河的事务。
  6. “剩喜郎君类若翁”:我更是喜悦你,如同长者一般。
  7. “梅柳作新诗兴动”:梅花和柳树为我带来了新的诗兴。
  8. “可令千里不同风”:即使千里相隔,也仿佛感受到了不同的风。

修辞手法:

  • 对仗:全诗中多处对仗工整,如“收放逸”与“官禁限”形成鲜明对比。
  • 比喻:梅柳引申出诗的兴致,暗示生命力与创造力。
  • 拟人:梅柳的兴动赋予自然以情感,使其与人的情感产生共鸣。

主题思想:
整首诗在表达对友人的思念之情的同时,也展现了对政治局势的反思,表达了对自由的渴望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诗人在困境中依然保持对生活的乐观态度,体现了士人的情怀与理想。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颍阴:象征离别之地,寄托思念之情。
  • 梅柳:象征春天的生机与希望,代表诗人的创作灵感。
  • 官禁:象征束缚与压制,反映社会环境的复杂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地名“颍阴”在哪里?
    A. 安徽省
    B. 江苏省
    C. 浙江省
    D. 河南省

  2. 诗人对离别的心情是?
    A. 高兴
    B. 惋惜
    C. 无所谓
    D. 愤怒

  3. “晚遇圣朝”中的“圣朝”指的是哪个朝代?
    A. 唐朝
    B. 宋朝
    C. 明朝
    D. 清朝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赠友人》:表达友谊与离别之情。
  • 王维《送别》:同样描绘送别时的情感。

诗词对比:
杜甫的《赠友人》与陈师道的《送欧阳叔弼知蔡州》都表现了对友人的思念和离别的惆怅,但杜甫更侧重于对社会动荡的感慨,而陈师道则在个人情感与政治环境之间找到了一种平衡,传达出乐观的情绪。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1. 《宋诗三百首》
  2. 《诗词鉴赏辞典》
  3.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