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卯岁江南大旱七月六日临川得雨奉呈程伯禹》
时间: 2025-01-04 10:50:58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乙卯岁江南大旱七月六日临川得雨奉呈程伯禹
曾几 〔宋代〕
缥缈炉烟上帝阍,
朝来一洗旱如焚。
垄头无复成龟兆,
水面初看起縠纹。
政使夏畦炊白玉,
未妨秋稼割黄云。
使君闵雨心犹在,
化得邦人不茹荤。
白话文翻译
在缥缈的烟雾中,上天的阍门显得模糊,
今晨的雨水将干旱的烈焰一扫而空。
田垄上不再见到龟兆的征兆,
水面初现波纹,仿佛在轻轻荡漾。
这场雨使得夏季的田地煮出白玉般的米饭,
并未妨碍秋天的收割在黄云之下。
使君你心中仍挂念着雨水,
这雨化作了百姓的福祉,让他们不再食用荤腥。
注释
- 缥缈:形容轻薄而虚幻的样子。
- 阍:门、阀,特指天宫的门。
- 焚:烧,指干旱引起的困扰。
- 龟兆:古代用龟甲占卜,以龟甲上的裂纹来预测吉凶。
- 縠纹:水面上波纹的样子。
- 白玉:形容稻谷的洁白,象征丰收的美好。
- 割黄云:比喻秋季收获的农作物。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曾几,字子升,号玉山,宋代诗人,以山水田园诗见长,作品常充满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间疾苦的关怀。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乙卯年(公元1125年),时值江南严重干旱,诗人因天候变化而作此诗,旨在表达对雨水的渴望和感恩之情。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描绘,展现了大旱之后雨水降临的喜悦。开篇“缥缈炉烟上帝阍”,描绘了烟雾缭绕的神秘场景,营造了一种超现实的氛围。接下来的“朝来一洗旱如焚”,则直接表达了雨水的珍贵,给人以清新和希望的感觉。诗中“垄头无复成龟兆”一句,通过对龟兆的引用,表现出人们对丰收的期盼与对干旱的恐惧。水面上初升的波纹,象征着生机的复苏。
整首诗不仅描绘了自然的变化,也反映了诗人对百姓生活的关怀。诗的尾声“使君闵雨心犹在,化得邦人不茹荤”,表达了对当权者的期望,希望他们能体恤百姓的艰难,施惠于民。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清新自然的描绘与深厚的人文关怀,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民的关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缥缈炉烟上帝阍:描绘上天的神秘,炉烟缭绕,暗示神灵的存在。
- 朝来一洗旱如焚:晨雨如甘露,洗净了干旱的痛苦。
- 垄头无复成龟兆:原本的干旱预兆消失,象征着希望的回归。
- 水面初看起縠纹:水波荡漾,充满生机。
- 政使夏畦炊白玉:田地丰收,象征着雨水带来的粮食富足。
- 未妨秋稼割黄云:秋天的丰收未受到影响。
- 使君闵雨心犹在:呼吁当权者关注雨水与百姓的关系。
- 化得邦人不茹荤:雨水滋润着土地,让百姓可以不再食用粗糙的食物。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雨水比作甘露,直接与干旱形成对比。
- 拟人:诗中“心犹在”体现了对使君的情感寄托。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变化的敏感与对百姓生活的关怀,揭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传达了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和对当权者的期盼。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炉烟:象征神秘与超然。
- 旱:象征困扰与苦难。
- 龟兆:古代占卜的象征,寄托对未来的期望。
- 白玉:象征丰收的美好。
- 黄云:象征丰收的季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龟兆”指的是什么? A. 幸福
B. 吉凶的预兆
C. 雨水
D. 食物 -
“朝来一洗旱如焚”中的“一洗”是什么意思? A. 一次洗涤
B. 一场雨
C. 一次干旱
D. 一次丰收 -
诗中提到的“政使”指的是谁? A. 普通百姓
B. 当权者
C. 农夫
D. 天神
答案
- B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张籍《秋思》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 曾几《乙卯岁江南大旱七月六日临川得雨奉呈程伯禹》与杜甫《春望》: 两首诗都表达了对自然变化的关注,但曾几更侧重于雨水带来的希望,而杜甫则更多地反映了战争带来的苦难。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代诗歌概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