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浑忘生朽质,直拟慕光辉。
解烛书帷静,能添列宿稀。
当风方自表,带雨忽成微。
变灭多无理,荣枯会一归。
白话文翻译:
整个人忘却了生死的本质,直想追慕那光辉灿烂的存在。
点燃蜡烛,静静地在书帷下阅读,能增添那稀少的星宿。
在风中才显露出自己,带着雨水,瞬间变得微弱。
变化与消逝多是无道理的,荣华与枯萎最终都会归于一处。
注释:
- 浑忘:完全忘却。
- 生朽质:生与死的本质。
- 直拟:直接想要,企慕。
- 慕光辉:向往光辉灿烂的事物。
- 解烛:点燃蜡烛。
- 书帷:书帘,指书籍的环境。
- 列宿:星宿,星星。
- 当风方自表:在风中才显露出自己。
- 带雨忽成微:因为雨水而变得微弱。
- 变灭多无理:变化与消亡多是无理性的。
- 荣枯:繁荣与枯萎。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明显的典故,但涉及到的自然意象(如光辉、星宿、雨)和生死哲学在古诗中常见,反映了古人对生命短暂和宇宙变化的思考。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曾几,生于宋代,诗风清新自然,擅长描写自然景色与人生哲学。
- 创作背景:在当时社会动荡、哲学思想盛行的背景下,曾几通过诗歌表达对生命存在的思考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萤火》在形式上简洁,意象上却富有深意。诗人在开篇便以“浑忘生朽质”开宗明义,表明了对生命本质的思考,似乎在探讨人为何生存及其意义。接着,诗人通过“解烛书帷静”描绘了一幅静谧的读书画面,象征着在喧嚣世界中对知识和光辉的渴望。星宿之稀,暗示着人类在宇宙中的渺小和孤独,但又通过“当风方自表”表现出一种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最后,诗人以“变灭多无理,荣枯会一归”总结,强调了生命的无常和变化,反映出对生死哲学的深刻思考。整首诗蕴含了对光明的追求与对生命短暂的感慨,情感真挚,意味深远。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浑忘生朽质”强调了对生死的淡泊,似乎放下了世俗的执著。
- “直拟慕光辉”表达了对光明、理想的追求。
- “解烛书帷静”营造出一种静谧的学习环境,书籍和光明象征着智慧。
- “能添列宿稀”暗示知识的珍贵和稀缺。
- “当风方自表”表现出自我在自然中的显露。
- “带雨忽成微”则是对脆弱生命的感慨。
- “变灭多无理”直面生命的无常,最终回归自然。
-
修辞手法:
- 比喻:光辉象征理想和希望。
- 对仗:如“荣枯会一归”对称,增加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将自然元素赋予情感,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对生命的哲学思考,表现了对光明与知识的追求,同时也反映了生命的无常和自然的循环。
意象分析:
- 光辉:象征理想与追求。
- 蜡烛:象征知识和光明,也暗示生命的脆弱。
- 星宿:象征宇宙的浩瀚和人类的渺小。
- 风与雨:象征自然的力量和生命中的无常。
互动学习:
-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光辉”象征什么? A. 财富
B. 理想
C. 权力
答案:B -
“解烛书帷静”中“解烛”的意思是?
A. 点燃蜡烛
B. 熄灭蜡烛
C. 制作蜡烛
答案:A -
诗中提到的“荣枯”是指什么?
A. 繁荣与衰败
B. 年龄的增长
C. 情感的变化
答案:A
-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李白的《静夜思》
-
诗词对比:
- 曾几的《萤火》与李白的《夜泊牛津》均表现了对生命、宇宙的思考,但曾几更注重内心的沉思,而李白则倾向于外部环境的描绘。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各有千秋,互为补充。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古诗文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