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癸未八月十四日至十六夜月色皆佳》
时间: 2025-01-19 20:06:17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癸未八月十四日至十六夜月色皆佳
年年岁岁望中秋,岁岁年年雾雨愁。
凉月风光三夜好,老夫怀抱一生休。
明时谅费银河洗,缺处应须玉斧修。
京洛胡尘满人眼,不知能似浙江不。
白话文翻译:
每年都在期待中秋的到来,然而年复一年,雾雨带来了无尽的愁苦。
这三夜的月色和风光都格外美好,老夫心中怀抱着一生的安宁。
明亮的时光大概是要费尽心力才能洗净银河,而缺失的地方则需要玉斧去修补。
京城洛阳的胡尘满眼,却不知能否比得上浙江的美景。
注释:
- 癸未:干支纪年法中的一个年份,指的是某个特定的年份。
- 望中秋:期待中秋节的到来。
- 雾雨愁:指的是阴霾的天气带来的忧愁。
- 凉月:指清凉明亮的月亮。
- 银河洗:比喻洗净天空中的银河。
- 玉斧修:玉斧是传说中用于修补天空的神物。
- 京洛:指的是古代的都城,通常指的是长安和洛阳。
- 胡尘:外族侵扰带来的尘土,象征动乱和不安。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曾几,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多表现出对人生的感悟与自然的热爱,常以清新自然的风格著称。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癸未年八月,正值中秋之际,作者在这一时节感受到的自然之美与人生的感慨交织,形成了这首充满思考的作品。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中秋之夜的清朗月色,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对人生的感悟。诗人以“年年岁岁”开篇,展现了时间的流逝与对中秋的期待,同时也流露出因“雾雨愁”而带来的失落感。接下来的“凉月风光三夜好”则转向对自然美的赞美,表现出在美好夜晚中,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安详。
诗中“明时谅费银河洗,缺处应须玉斧修”两句则表现了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的思考,明亮的时光需要付出努力去追求,而缺失的美好则需要智慧与勇气去修复。最后一联提到的“京洛胡尘满人眼”则暗示了社会的动荡与不安,表达了对故乡浙江的思念,仿佛在说尽管外有繁华与喧嚣,内心的归属感仍然在于那片清静的土地。
整首诗通过自然与人生的结合,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世事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年年岁岁望中秋 - 每年都在期待中秋的到来,渗透着对节日的期盼。
- 岁岁年年雾雨愁 - 年复一年,时常伴随着雾雨,令人感到愁苦。
- 凉月风光三夜好 - 这三夜的月色与风景格外美好,给人带来安慰。
- 老夫怀抱一生休 - 老夫在此刻感到一生的安宁与静谧。
- 明时谅费银河洗 - 明亮的时光需要费心去追求,如同洗净银河般艰难。
- 缺处应须玉斧修 - 有所缺失的地方需要智慧与勇气去弥补。
- 京洛胡尘满人眼 - 京城洛阳的外族入侵与动乱令人心烦。
- 不知能似浙江不 - 不知道是否能比得上浙江的宁静与美好。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明时”比作洗净银河的艰难,增强了语言的形象性。
- 对仗:全诗多处使用对仗工整的句式,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中秋夜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与对故乡的眷恋,表达了在美丽自然面前的内心宁静与对社会动乱的无奈。
意象分析:
- 月亮:象征着思念与团圆,同时也代表着诗人内心的宁静。
- 银河:象征着理想与追求,代表着美好事物的遥不可及。
- 胡尘:象征社会动乱与外族入侵,表现诗人对安宁生活的向往。
- 浙江:象征着故乡的美好与宁静,反映出诗人对家乡的怀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凉月”指的是哪个节日的月亮?
A. 春节
B. 中秋
C. 端午
D. 元旦 -
诗人对京洛的描述是?
A. 美丽
B. 安宁
C. 胡尘满人眼
D. 繁华 -
“明时谅费银河洗”中的“银河”象征什么?
A. 理想与追求
B. 悲伤与失落
C. 家乡
D. 动乱
答案:
- B
- C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水调歌头》苏轼
诗词对比:
- 李白《静夜思》:同样描绘了月亮的意象,表达了思乡情感,但侧重于个体的孤独与思念。
- 苏轼《水调歌头》:以更加豪放的气势表达了对月亮的赞美与对人生的思考,风格更为奔放。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入门》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