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杳冥源底全机处,一片心花露印纹。
知是几生曾供养,时时微笑动香云。
白话文翻译:
在幽深无际的源头,隐藏着深刻的机理;
一颗心中的花朵,印下了清晰的纹路。
我知道这是几生几世的供养,
时常微笑,仿佛在拨动香云。
注释:
- 杳冥:意为幽暗深邃,形容事物的深奥难测。
- 源底:指事物的根源或本源。
- 全机处:指事物的奥妙、机理所在的地方。
- 心花:比喻内心的情感、想法或灵性。
- 露印纹:露水在花瓣上留下的痕迹,比喻心灵的印记。
- 供养:供奉和奉献,常用于宗教和修行中表示对佛或道的尊敬。
- 香云:比喻香气弥漫的云雾,象征着美好与宁静。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供养”常与佛教文化有关,指的是对佛祖或高僧的尊敬与奉献。在中国文化中,微笑和内心的宁静常常与道教和禅宗的思想相联系,表达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戴道纯,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以其深邃的思想和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常涉及禅宗和道教的哲理。
-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宋代,正值社会动荡和文化繁荣的时期,诗人通过诗歌表达对内心宁静和深刻哲理的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诗运用了简练而深刻的语言,展现了作者对内心世界的思考。开篇的“杳冥源底全机处”,瞬间将读者带入一种神秘的境界,暗示事物的本质常常隐藏在表象之下。接下来的“心花露印纹”,则以清新的意象描绘出内心情感的真实状态,似乎传达出一种内心的宁静与安详。第三句“知是几生曾供养”则让人思考人与宇宙、人与自我之间的关系,表达了对过往经历的反思与感悟。最后一句“时时微笑动香云”,充满了禅意,象征着一种内心的和谐与宁静。
总的来说,这首诗既有哲理的深度,也有艺术的美感,展现了诗人对生命、内心及宇宙的深刻理解。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杳冥源底全机处”:描绘了一个深邃而神秘的地方,暗示事物的真相往往隐藏在表面之下。
- “一片心花露印纹”:通过“心花”这一意象,表达内心的情感和灵性,同时“露印纹”则强调这些情感是清晰而真实的。
- “知是几生曾供养”:反思与过去的连接,暗示一种因果关系,表达了对生命轮回的理解。
- “时时微笑动香云”:传达了一种内心的淡然与宁静,微笑是对世界的接纳,香云则象征着和谐美好的状态。
-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心花”比喻内心情感,赋予了情感以具象形态。
- 对仗:整首诗结构工整,前后句之间有着和谐的对称感,增强了诗歌的韵律美。
-
主题思想: 这首诗主要探讨了内心的宁静与智慧,表达了对生命与存在的思考,以及通过心灵的修炼达到一种超然的境界。
意象分析:
- 杳冥:象征深邃的哲理和思考。
- 心花:代表内心的感受和灵性。
- 香云:象征内心的和谐美好,传达一种宁静的情绪。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杳冥源底全机处”中的“杳冥”意为: A. 明亮
B. 深邃
C. 嘈杂
D. 繁华 -
诗中“心花露印纹”表达的主要意象是: A. 物质的繁华
B. 内心情感的真实
C. 自然的美丽
D. 时间的流逝 -
“知是几生曾供养”反映了什么主题: A. 对财富的追求
B. 对生命轮回的理解
C. 对权力的渴望
D. 对名声的追求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登高》:杜甫
诗词对比:
- 李白与戴道纯的对比:李白的诗歌常带有豪放与奔放的气息,而戴道纯则更注重内心的宁静与哲理的思考。两者在情感表达上虽有不同,但都展现了对生命的深刻理解。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辞典》
- 《禅宗与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