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连环·玉鞭重倚》
时间: 2025-01-04 07:08:36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解连环·玉鞭重倚
作者: 姜夔 〔宋代〕
玉鞭重倚。却沈吟未上,又索离思。
为大乔能拨春风,小乔妙移筝,雁啼秋水。
柳怯云松,更何必十发梳洗。
道郎携羽扇,那日隔帘,半面曾记。
西窗夜凉雨霁。叹幽欢未足,何事轻弃。
问后约空指蔷薇,算如此溪山,甚时重至。
水驿灯昏,又见在曲屏近底。
念唯有夜来皓月,照伊自睡。
白话文翻译
在玉鞭上重倚,心中却沉吟不已,思念的情绪再度涌起。
大乔轻拨春风,小乔巧妙地移动筝弦,雁声在秋水上回响。
柳树在云松中显得有些怯懦,更何必在此时进行梳洗打扮。
那位携着羽扇的郎君,曾几何时在帘后,我曾一瞥他的半张面容。
西窗外,夜凉雨过天晴,感叹幽幽的欢愉还不够,何以轻言放弃。
问及后约,却只能空指蔷薇,想这美丽的溪山,何时重游。
水边驿站灯光昏暗,已在曲屏底边再见到那一幕。
唯有夜里皓月高照,照亮了她的沉睡。
注释
- 玉鞭:指的是一种古代的鞭子,象征着轻松的倚靠。
- 大乔、小乔:指的是东汉末年著名的两位美女,名声显赫,常用来比喻美女。
- 雁啼:指的是大雁叫声,常在秋天出现,具有时令之感。
- 十发梳洗:意为过于繁琐的打扮,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向往。
- 蔷薇:一种花,常用来象征爱情与美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姜夔(约1155年-1221年),字尧章,号白沙,晚号无可,南宋时期著名的词人、书法家。他的词风清婉、典雅,擅长描绘细腻的情感和自然景象,常常融入个人的情感体验,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
创作背景
《解连环·玉鞭重倚》是姜夔在经历了一段情感波折后创作的词作。词中表现了对美好爱情的回忆与思念,反映了南宋时期人们内心的孤寂与渴望。
诗歌鉴赏
《解连环·玉鞭重倚》是一首充满情感和自然意象的词作,展现了姜夔对爱情的细腻感悟和对自然的深刻观察。词的开头通过“玉鞭重倚”引入,展现了一种闲适的状态,接着用“却沈吟未上”来表现内心的思绪重重,暗示着内心的忧伤与惆怅。
词中的“大乔能拨春风,小乔妙移筝”描绘出两位女性的优雅与美丽,象征着爱情中的美好回忆。而“雁啼秋水”则通过声与景的结合,营造出一种孤独而又动人的氛围,表现出对往昔温馨时光的怀念。
“柳怯云松”一句,表达出一种自然的怯懦与无奈,与后文的“何事轻弃”相呼应,突显了对情感的珍视和对美好时光的向往。最后,夜来皓月的意象温柔而令人感动,仿佛在诉说着对爱人的思念和希望。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作者对爱情的执着与渴望,表现出一种深沉而又柔美的情感,令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和长久的思念。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玉鞭重倚:表现出一种悠闲的状态。
- 却沈吟未上:内心犹豫,思绪未能展开。
- 又索离思:思念之情再度涌现。
- 为大乔能拨春风,小乔妙移筝:二人的美好象征。
- 雁啼秋水:孤独之感,秋天的意象。
- 柳怯云松:自然界的怯懦,通过景物反映内心。
- 更何必十发梳洗:不必过于打扮,强调自然之美。
- 道郎携羽扇:暗指过去的回忆。
- 那日隔帘,半面曾记:一瞥之间的美好记忆。
- 西窗夜凉雨霁:描绘夜晚的清新。
- 叹幽欢未足:感叹情感不够满足。
- 何事轻弃:对于美好时光的珍惜。
- 问后约空指蔷薇:对未来的期许却无比茫然。
- 算如此溪山,甚时重至:对未来重游的期待。
- 水驿灯昏,又见在曲屏近底:再次见到的情景。
- 念唯有夜来皓月,照伊自睡:皓月的温柔照亮爱人。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对大乔、小乔的比喻,表现女性的美丽。
- 拟人:将柳、云等自然元素赋予情感。
- 对仗:词中多处使用对仗工整的句子,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词展现了对爱情的深刻思考与怀念,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现出对于美好时光的珍视与向往,传递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不舍。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玉鞭:象征轻松与闲适。
- 大乔、小乔:象征美丽与优雅。
- 雁啼:象征孤独与思念。
- 柳、云、松:反映自然之美与情感的怯懦。
- 皓月:象征希望与温柔的思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选择题:姜夔的《解连环·玉鞭重倚》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欢愉
B. 失落与思念
C. 自然之美 -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大乔”与“小乔”分别代表了____和____。
-
判断题:诗中“柳怯云松”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 (对/错)
答案
- B
- 美丽、优雅
- 错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同样表现出对爱情的思念与忧愁。
- 苏轼《水调歌头》:描绘对月的思念与人生哲理。
诗词对比
- 姜夔《解连环》与李清照《如梦令》:都表现出对爱情的思念,姜夔更侧重于自然景象的描绘,而李清照则更显女人的柔情与敏感。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姜夔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