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作答徐天隐》
时间: 2025-01-01 15:40:5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再作答徐天隐
作者: 黄庭坚 〔宋代〕
建德真乐国,万里渺中州。
除荡俗氛尽,心如九天秋。
满船载明月,乃可与同游。
平生期斯人,共挟风雅輈。
定知诗客来,夜虹贯斗牛。
执斧修月轮,链石补天陬。
破的千古下,乃可泣曹刘。
危柱鸣哀筝,知音初见求。
成功在漏刻,尧舜去共吺。
收此文章戏,往作活国谋。
开纳倾万方,皇极运九畴。
闭奸有要道,新旧随才收。
白话文翻译
在建德这个真正欢乐的地方,万里之外的中州显得如此渺小。
除去那些世俗的氛围,心情如同九天的秋空般清澈。
满船载着明月,这样的景色正好可以与友人共游。
我一生期望能与这样的人相聚,共同携带风雅的情趣。
诗人一定会来访,夜空中的彩虹贯穿星斗。
执斧修补月亮的轮廓,链石补天的角落。
打破千古的束缚,那时可以为曹操与刘备而泣。
在危柱上奏响哀伤的筝曲,知音初见时的渴求。
成功就在每一个瞬息之间,尧舜的德行也会随之而去。
采集这篇文章的乐趣,继续为国家的繁荣而谋划。
广纳四方之才,皇极之道运作于九畴之内。
关闭奸邪之道,有必要的法则,新旧之才随其所需而收纳。
注释
- 建德:指建德县,位于浙江省,古称乐国,因而“真乐国”。
- 九天秋:形容心境的清明高远,如同秋天的天空。
- 明月:象征美好与纯洁的意象。
- 风雅:指高雅的文人情趣。
- 尧舜:古代圣王,象征理想的政治统治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庭坚(1045年-1105年),字鲁直,号山谷道人,宋代著名的诗人、书法家,代表性作品有《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他在诗歌上风格清新、意境深远,尤其擅长山水诗。
创作背景
《再作答徐天隐》是黄庭坚写给好友徐天隐的诗,表达了对理想人格的追求和对诗友的深厚情谊。诗中蕴含了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和对当世纷扰的超然态度。
诗歌鉴赏
整首诗呈现出黄庭坚对世俗喧嚣的反思与超脱,诗人通过对“真乐国”的描绘,引领读者走入一个理想的境界。在这片净土中,心灵的纯净与自然的和谐交融,使得人们能够真正体会到生活的乐趣与诗意。诗中通过“满船载明月”的意象,展现了与友人共享美好时光的渴望,而“执斧修月轮,链石补天陬”的意象则体现了人类对理想与美的追求。
黄庭坚在诗中引入了历史典故,如“泣曹刘”,不仅表达了对古人情感的共鸣,也反映了他对历史的深刻思考。整首诗语言简洁却意蕴深厚,体现了诗人高远的理想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让人感受到强烈的共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建德真乐国:表达对建德的赞美,认为这是一个真正的欢乐之地。
- 万里渺中州:中州在这里指的是距离,表现出对远方的渺小与遥不可及。
- 除荡俗氛尽:去除世俗的氛围,心境变得清明。
- 心如九天秋:心境如同秋天的天空,清澈高远。
- 满船载明月:象征与友人共享美好时光。
- 平生期斯人:一生期待与这样的友人相遇。
- 定知诗客来:预料到诗人会来访。
- 夜虹贯斗牛:描绘夜晚的美景,星斗如彩虹般璀璨。
- 执斧修月轮:比喻修补理想与美好。
- 链石补天陬:借用神话修补天空的意象,表现人类的理想。
- 破的千古下:打破历史的束缚。
- 乃可泣曹刘:对历史人物的共鸣。
- 危柱鸣哀筝:在高处奏乐,表达哀伤。
- 知音初见求:渴望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
- 成功在漏刻:成功需要把握每个瞬间。
- 尧舜去共吺:理想的统治者将随时间而去。
- 收此文章戏:享受创作的乐趣。
- 往作活国谋:为国家的繁荣而思虑。
- 开纳倾万方:广纳人才。
- 皇极运九畴:理想的政治理想。
- 闭奸有要道:治理国家需要法则。
- 新旧随才收:根据需要收纳新旧人才。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心境比作九天的秋天,生动形象。
- 对仗:如"收此文章戏,往作活国谋",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象征:明月、夜虹等意象象征着理想与友谊。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理想与友谊为主题,表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的超然态度,体现了黄庭坚崇尚风雅、追求理想的情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明月:象征美好与纯净。
- 九天:象征高远的理想境界。
- 夜虹:象征美丽与希望。
- 危柱:象征高处的孤独与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建德”是在哪个省份?
- A) 浙江
- B) 江苏
- C) 安徽
-
“心如九天秋”中“九天”象征什么?
- A) 低沉
- B) 高远
- C) 复杂
-
诗人通过“满船载明月”表达了什么?
- A) 对自然的热爱
- B) 对友谊的渴望
- C) 对历史的反思
答案
- A) 浙江
- B) 高远
- B) 对友谊的渴望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夜泊牛渚怀古》
- 杜甫《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 黄庭坚与苏轼的作品都表现出对理想和友谊的渴望,但黄庭坚更强调内心的清净与超脱,而苏轼则更多体现对现实的感慨与思考。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黄庭坚的诗歌艺术》
- 《宋代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