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儿媚(春情)》

时间: 2025-01-04 10:02:55

自频双黛听啼鸦。

帘外翠烟斜。

社前风雨,已归燕子,未入人家。

鞋儿试著无人看,莫是忒宽些。

想它楼上,问拈箫管,憔悴莺花。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眼儿媚(春情)
作者:冯伟寿 〔宋代〕
自频双黛听啼鸦。帘外翠烟斜。社前风雨,已归燕子,未入人家。鞋儿试著无人看,莫是忒宽些。想它楼上,问拈箫管,憔悴莺花。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情景,诗人在窗前聆听着乌鸦的叫声,眼前的帘外绿烟轻轻飘斜。社前的风雨已经过去,燕子飞回,但尚未进入人家。试着穿上鞋子,却无人观看,或许是鞋子太宽了。想象着楼上的人,轻声问着吹箫的乐音,感到春花秋月的憔悴。

注释

  • 双黛:指眉毛,形容女子的眉目如画。
  • 啼鸦:乌鸦的叫声,暗示凄凉的情感。
  • 翠烟:形容春日的烟雾,清新而柔和。
  • 社前:指庙前的场所,常有春社活动。
  • 鞋儿:指鞋子,象征着外出或行走。
  • :太,过于的意思。
  • 楼上:指楼上的人,可能是心中所思念的人。

典故解析

  • 燕子归来:燕子是春天的象征,代表着春天的到来与生机。
  • 箫管:古代乐器,象征着文人雅士的生活,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冯伟寿,宋代词人,以清新婉约的风格著称,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和人情冷暖。他的诗常流露出对爱情和生活的细腻感受。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春天,春季是万物复苏的季节,诗人通过细腻的观察和感受,展现了春天的美丽与人们的情感。

诗歌鉴赏

《眼儿媚(春情)》是一首充满春天气息的词作,冯伟寿通过细腻的描写,营造出一幅春天的生动画面。诗人以“啼鸦”开篇,意在引起人们的注意,这种鸟鸣声与春日的美好形成鲜明对比,暗示了内心的孤寂与思念。接着,诗人描绘窗外的“翠烟”,将春的气息渲染得如烟似雾,令人神往。

“社前风雨”,说明春雨过后,万物复苏,燕子归来,象征着希望和新生。而“鞋儿试著无人看”,则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失落与孤独,表达了对人际关系的渴望与期待。最后,诗人提到“楼上”,在隐约的乐声中,表现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爱情的思念。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意象、流畅的情感变化,展现了春天的生机和人们内心的柔情,给读者带来了深切的共鸣与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自频双黛听啼鸦:通过“听啼鸦”表现孤独,描绘出一种静谧的氛围。
  2. 帘外翠烟斜:描绘春日的景象,翠绿的烟雾轻轻飘动,给人以清新之感。
  3. 社前风雨,已归燕子,未入人家:描绘春雨过后,燕子回归的情景,体现了春的生机。
  4. 鞋儿试著无人看,莫是忒宽些:表达对他人关注的渴望与对自我形象的反思。
  5. 想它楼上,问拈箫管,憔悴莺花:通过问箫声表达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慨,增添了诗的情感深度。

修辞手法

  • 比喻:用“翠烟”比喻春天的柔和气息。
  • 拟人:燕子的归来被赋予了生命,象征着春的希望。
  • 对仗:句子间的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围绕春天的生机与内心的孤独展开,表达了对爱情的渴望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情感细腻而深刻,体现了人们在春日中的柔情与思念。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乌鸦:象征孤寂。
  • 燕子:象征春天与希望。
  • 鞋子:象征外出与人际关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冯伟寿
    • C) 杜甫
  2. 诗中提到的“燕子”象征什么?

    • A) 秋天的到来
    • B) 春天的生机
    • C) 冬天的寒冷
  3. “鞋儿试著无人看”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自信
    • B) 孤独与失落
    • C) 喜悦

答案

  1. B) 冯伟寿
  2. B) 春天的生机
  3. B) 孤独与失落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描绘春天的美丽夜景。
  • 《如梦令》(李清照)——表达春天的思念与情感。

诗词对比

  • 《眼儿媚(春情)》与《春江花月夜》
    • 两首诗都描绘了春天的景象,但前者更注重细腻的个人情感,而后者则展现了宏大的自然景观。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古典诗词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