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游》

时间: 2024-09-19 20:49:48

淡扫娥眉,轻盘螺髻,妆罢更涂黄。

云母屏前,水精帘底,荷气杂衣香。

晚来放艇波心去,独自觅清凉。

笑摘青莲,故惊女伴,隔水打鸳鸯。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淡扫娥眉,轻盘螺髻,妆罢更涂黄。
云母屏前,水精帘底,荷气杂衣香。
晚来放艇波心去,独自觅清凉。
笑摘青莲,故惊女伴,隔水打鸳鸯。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少女的妆容和她在夏日傍晚的悠闲时光。她轻轻描眉,优雅地盘起头发,打扮完毕后又涂上了黄颜色的妆。她在云母屏风前,水晶帘子下,衣服飘荡着荷花的香气。傍晚时分,她放舟到湖心,独自寻找一丝清凉。她笑着摘下青莲,惊动了旁边的女伴,隔着水面戏弄着一对鸳鸯。

注释:

  • 淡扫娥眉:淡淡地描画眉毛,形容少女的妆容清秀自然。
  • 轻盘螺髻:轻松地将头发盘成螺旋形的发髻,体现少女的优雅。
  • 妆罢更涂黄:妆容完成后再涂上黄色的颜料,反映出对妆容的精致追求。
  • 云母屏:这里指用云母做成的屏风,常见于古代雅致的室内装饰。
  • 水精帘:用水晶制成的帘子,象征典雅清凉的环境。
  • 荷气杂衣香:荷花的香气混杂在衣服的香气中,营造出自然清新的氛围。
  • 晚来放艇:傍晚时分放开小船,象征悠闲自在。
  • 笑摘青莲:快乐地采摘青莲,表现出少女的活泼与灵动。
  • 隔水打鸳鸯:在水面上戏弄鸳鸯,增添了诗的生动气息。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孙云凤,清代女诗人,以词作见长,作品多描绘女性的情感与生活,风格细腻而婉约。
  •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文化日渐繁荣的时期,女性的地位逐渐提升,诗中反映了当时女性的生活状态和心理活动。

诗歌鉴赏:

《少年游》是一首描写少女生活的抒情诗,展现了清代女性的生活情趣和精神世界。诗中,作者通过细腻的描写,将一个美丽、优雅的少女形象生动地呈现出来。她淡扫的眉毛、轻盘的髻发以及妆容的细致,构成了一幅青春活泼的画面。接着,诗人描绘了她在荷花香气弥漫的晚间,放艇于波心,独自寻求凉意,体现出一种闲适的生活状态。最后,摘莲的笑声与打鸳鸯的调皮,展示了少女的活泼与灵动。

整首诗在语言上运用清新自然,音韵和谐,情感真挚,给人一种清丽脱俗的感觉。诗中的意象丰富,如“云母屏”、“水精帘”、“青莲”等,既描绘了环境的优雅,又突出了少女的气质,形成了鲜明的画面感。通过这些细节,诗人不仅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反映了青春的无忧与快乐,使读者感受到一份难得的轻松与愉悦。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淡扫娥眉:描绘了少女的妆容,强调她的清秀。
    • 轻盘螺髻:展现了她优雅的发型,体现出女性的细腻与美丽。
    • 妆罢更涂黄:表现出她对妆容的精致追求,富有生活情趣。
    • 云母屏前,水精帘底:描绘出她所处的雅致环境。
    • 荷气杂衣香:荷花的香气增添了自然的氛围。
    • 晚来放艇波心去:诗人描绘了她在傍晚放舟的悠然自得。
    • 独自觅清凉:展现她的孤独与渴望。
    • 笑摘青莲,故惊女伴:生动地表现了她的活泼。
    • 隔水打鸳鸯:增添了一份俏皮与灵动。
  • 修辞手法

    • 比喻:如“云母屏”和“水精帘”暗示了女性的柔美与雅致。
    • 对仗:句式工整,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拟人:将鸳鸯赋予了情感,增加了生动性。
  • 主题思想:整首诗在描绘青春少女的生活时,传达了一种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享受,表现了青春的活泼与无忧。

意象分析:

  • 妆容:象征着青春的美丽与自信。
  • 荷花:代表纯洁与优雅,增添了自然的气息。
  • 水面:象征着自由与宁静,反映少女内心的渴望。
  • 青莲:象征着清新与纯粹,表现出生活的乐趣。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淡扫娥眉”是指什么? A. 画眉毛
    B. 刷眼影
    C. 涂口红
    D. 梳头发

  2. “荷气杂衣香”中的“荷气”指的是什么? A. 荷花的香气
    B. 荷叶的气味
    C. 水的味道
    D. 其他花的香气

  3. 诗中的少女在傍晚做什么? A. 玩耍
    B. 放艇
    C. 睡觉
    D. 读书

答案:

  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
  • 李清照《如梦令》

诗词对比:

  • 《少年游》李清照《如梦令》:两者都描绘了女性的情感与生活,表现出不同的情绪。孙云凤的诗轻松活泼,而李清照的词则更加婉约忧伤,反映出不同的女性视角与情感世界。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精选》
  • 《古代女性文学研究》
  • 《中国古代抒情诗的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