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济道中寄诸舅弟》
时间: 2025-01-06 15:41:22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灯火匆匆出馆陶,
回看永济日初高。
似闻空舍鸟乌乐,
更觉荒陂人马劳。
客路光阴真弃置,
春风边塞只萧骚。
辛夷树下乌塘尾,
把手何时得汝曹。
白话文翻译:
出发时,灯火匆忙地在馆陶闪烁,回过头来,看到永济的阳光已经高高升起。似乎听见空荡荡的屋舍传来鸟儿的欢鸣,更感到荒凉的田野上人和马都在辛劳。客途光阴真是被抛弃,春风吹过边塞只留下萧条。辛夷树下,乌塘的尽头,何时才能握住你们的手呢?
注释:
- 馆陶:地名,指的是一个地方,古代的县名。
- 永济:指永济河,因而有“日初高”的描绘。
- 空舍:指空荡荡的房舍。
- 鸟乌乐:鸟儿在空中欢鸣。
- 荒陂:荒凉的田埂。
- 客路:旅途,指作者的行程。
- 辛夷:一种花,常与春天相连。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安石(1021年-1086年),字介甫,号半山,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及改革家。他主张变法,以振兴国家经济,政治理念影响深远。王安石的诗词风格多样,常以现实生活为题材,表达对社会的关怀。
创作背景:
《永济道中寄诸舅弟》作于王安石出游途中,诗中表达了他对亲友的思念和对旅途艰辛的感慨,反映出他在政治和生活上的种种思索。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王安石在旅途中对生活的感悟与对亲朋的思念。开篇以“灯火匆匆出馆陶”引入,烘托出行色匆匆的急迫感,接着“回看永济日初高”则展现了时间的流逝与旅途的孤独。作者似乎能听到鸟儿在空房中欢唱,但内心却因人马的劳累而感到更加荒凉。
诗中作者对过往的回忆与现实的对比,使得情感愈发尖锐。他在“客路光阴真弃置”中感叹人生旅途的短暂与无奈,春风带来的仅是边塞的萧条,反映出他对故乡与亲友的深深思念。最后两句“辛夷树下乌塘尾,把手何时得汝曹”更是表达了对亲友相聚的渴望,情感真挚而深厚。
整体来看,王安石通过描绘旅途的景象和内心的孤寂,传达了对生活的感悟,对友人的思念,同时也展现了他作为诗人复杂的情感层次与人性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灯火匆匆出馆陶:急匆匆地离开馆陶,灯火闪烁,展现出行程的匆忙。
- 回看永济日初高:回头望去,永济的太阳已经升得很高,象征着时光的流逝。
- 似闻空舍鸟乌乐:似乎可以听到空房子里鸟儿的欢鸣,表现出一种生机。
- 更觉荒陂人马劳:却更感到荒凉的田野上人和马都在辛劳,形成对比。
- 客路光阴真弃置:在旅途中,光阴似乎被抛弃,感慨时光的无情。
- 春风边塞只萧骚:春风吹过边塞,留下的却是萧条的景象。
- 辛夷树下乌塘尾:在辛夷树下,乌塘的尽头,展现出一种静谧的美。
- 把手何时得汝曹:渴望与亲友相聚的心情,感情真挚。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对比行旅的匆忙与内心的孤独,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
- 拟人:鸟儿的欢鸣被赋予了生命,反映出作者内心的渴望。
- 意象:使用“春风”、“辛夷树”等意象,象征着希望与生命的延续。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故乡与亲人的思念,感叹人生旅途的短暂与无奈,反映出王安石内心深处的孤独与对美好生活的渴望。
意象分析:
- 灯火:象征着行程的开始和对生活的追求。
- 鸟:代表着自由与生机,反衬出环境的荒凉。
- 春风:象征着希望与生机,然而在边塞却只留下萧条。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灯火匆匆出馆陶”中的“灯火”主要象征什么? A. 夜晚的宁静
B. 行程的急迫
C. 生活的美好
D. 亲友的思念 -
“客路光阴真弃置”中表达了作者对什么的感慨? A. 旅行的乐趣
B. 时间的流逝
C. 自然的美好
D. 亲情的温暖 -
整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A. 赞美自然
B. 反映社会
C. 思念亲友
D. 描绘风景
答案:
- B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夜泊牛津怀古》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王安石与李白的作品中,都有对旅途的感慨与对亲友的思念,但李白更注重自然景色的描绘,而王安石则更关注人内心的情感变化。李白的诗风更豪放,而王安石的诗则更细腻、沉郁。
参考资料:
- 《王安石全集》
- 《宋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