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淘沙》

时间: 2025-01-06 13:59:59

淡月掩金铺。

凉到纱幮。

吟秋小字刻庭梧。

一夜霜娥刀尺急,剪尽湘芜。

打桨尚江湖。

倦听风蒲。

花天梦影渐模糊。

试向征鸿频致问,带得书无。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浪淘沙
作者: 易顺鼎 〔清代〕

淡月掩金铺。凉到纱幮。吟秋小字刻庭梧。
一夜霜娥刀尺急,剪尽湘芜。
打桨尚江湖。倦听风蒲。花天梦影渐模糊。
试向征鸿频致问,带得书无。

白话文翻译:

月光淡淡地照着金色的铺子,凉风吹来,似乎已到纱幌的深处。
我在秋天吟咏着小字,刻在庭院的梧桐树上。
一夜之间,霜似刀子般急促,剪去满园的湘江芙蓉。
我在江湖上划着小船,疲倦地听着风吹蒲草的声音。
在这花天月色下,梦中的影子渐渐模糊。
我试着向飞翔的鸿雁频频打探,是否能带来你的书信。

注释:

  • 淡月: 指月光淡淡。
  • 金铺: 形容光辉灿烂的景象,暗指美丽的夜景。
  • 纱幮: 纱制的帷幕,形容轻柔的感觉。
  • 霜娥: 形容霜如刀子般的清冷。
  • 湘芜: 湘江的芙蓉花。
  • 打桨: 划船的动作,象征行舟。
  • 倦听: 疲倦地听,表明一种疲惫和无奈的心境。
  • 征鸿: 远行的鸿雁,象征书信的传递。
  • 带得书无: 是否能带来书信的疑问。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易顺鼎,清代诗人,擅长词作,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和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自然,富有情趣。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清代,时代背景下文人常常以自然景物抒发个人情感,表达对故人的思念和对人生的感慨。

诗歌鉴赏:

《浪淘沙》通过优美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秋天的感慨和对远方友人的思念。诗的前半部分描绘了一幅清冷的秋夜图景,月光淡淡,凉风习习,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忧伤的氛围。特别是“霜娥刀尺急,剪尽湘芜”一句,既描写了秋霜的冷冽,也暗示着时光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后半部分则转向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友人的思念,尤其是“试向征鸿频致问,带得书无”,通过鸿雁的意象,表达了对远方友人的深切关怀与期待。

整首诗情景交融,情感真挚,诗人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天的景色与人心的孤寂,充分展现了古代文人特有的情感世界和对自然的深刻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淡月掩金铺: 描绘了月光轻柔地洒在地面上,仿佛覆盖了一层金色的光辉。
  • 凉到纱幮: 凉风吹来,给人一种清凉的感觉,恰如纱幌般轻柔。
  • 吟秋小字刻庭梧: 诗人在庭院的梧桐树上吟咏,似乎在刻下对秋天的感受。
  • 一夜霜娥刀尺急,剪尽湘芜: 一夜之间,霜冻如刀,割断了湘江的芙蓉,暗示着生命的脆弱。
  • 打桨尚江湖: 诗人在江湖中划船,象征着漂泊与流浪。
  • 倦听风蒲: 疲惫地倾听风吹过蒲草的声音,表达了对生活的倦怠。
  • 花天梦影渐模糊: 春花似梦,影像变得模糊不清,暗示着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 试向征鸿频致问,带得书无: 向飞翔的鸿雁询问,是否能带来书信,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

修辞手法:

  • 比喻: “霜娥刀尺急”将霜比作刀,形象地表达了秋天的寒冷。
  • 拟人: “倦听风蒲”赋予风蒲以人的情感,表现了诗人的疲惫。
  • 对仗: 诗中的句子对称工整,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诗歌主要表达了对秋天的感慨与对友人的思念,展现了孤独与无奈的情感,深刻地反映了生命的短暂与时光的流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淡月: 代表宁静与清冷。
  • 金铺: 象征美好与富饶。
  • 霜娥: 代表严寒,暗示生命的脆弱。
  • 征鸿: 象征远方与思念,传递情感的载体。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淡月掩金铺”中的“金铺”指的是什么?
    A. 黄金铺成的地面
    B. 美丽的夜景
    C. 诗人的心情

  2. 诗人是如何表达对友人的思念的?
    A. 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
    B. 通过给鸿雁发信息
    C. 通过对生活的感叹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苏轼《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 比较《浪淘沙》和李清照的《如梦令》,两者都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但李清照的作品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细腻刻画,而易顺鼎则更多地融入了自然景物的描写。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清代诗词选》
  • 《古典诗词鉴赏》
  • 《中国古代诗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