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美人》
时间: 2025-01-08 00:30:48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虞美人
开残桃李春方到。谁送东风早。
杖藜幽径踏余花。却对绿阴青子问年华。
迢迢云水横清浅。不遣愁眉展。
数竿修竹自横斜。犹有小窗朱户似侬家。
白话文翻译:
残花凋零的桃李树,春天刚刚来临。是谁送来了早到的东风?
我拄着拐杖在幽静的小路上踏着残留的花瓣,面对着绿树阴影,问青苔的年华。
远远的云水横亘在清浅的地方,不让愁眉展现。
几根修竹斜斜地生长,犹如我家小窗前的朱红门窗。
注释:
- 桃李:指桃花和李花,象征春天的到来。
- 东风:春天的象征,早来的东风预示着春天的提前到来。
- 杖藜:拄着拐杖,表现出诗人的老态或疾病。
- 幽径:幽静的小路。
- 年华:时间的流逝,青春的年华。
- 清浅:形容水流的清澈和浅薄。
- 愁眉:愁苦的眉头。
- 修竹:生长的竹子,象征坚韧和高洁。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特别明显的典故,但诗中提到的“东风”常被用来象征春天的气息,以及万物复苏的象征。在古代文学中,“桃李”常常用来指代青春和美好的事物。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张元干,宋代诗人,文人雅士,擅长诗词,作品风格清新脱俗。
- 创作背景:本诗创作于春天,表现了诗人在春日中的感受和思考,反映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色的结合。
诗歌鉴赏:
这首《虞美人》通过优美的自然景色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感悟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开头提到的“桃李”残花,预示着春天的到来,但又带着几分凋零的悲伤。这种对比反映了生命的无常和时间的流逝。紧接着,诗人以“杖藜幽径”描绘了一幅宁静的画面,暗示了自己年纪渐长,行走缓慢,但内心依然对春天充满向往。询问“青子”的年华,似乎在感叹自己的青春已经不再,同时也在试图与自然对话,寻求时间的答案。
后半部分的“迢迢云水横清浅”,用云水的遥远与清浅,进一步渲染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孤独感。最后以“数竿修竹”结束,竹子的坚韧与高洁与诗人的情怀相映成趣,虽然外有风雨,但内心依然保持高洁的自我。整首词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命、青春和自然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开残桃李春方到”:春天刚到,桃李花却已凋残,暗含对时光流逝的惋惜。
- “谁送东风早”:提出疑问,东风的到来似乎让春天提前,但又让人思考春天的意义。
- “杖藜幽径踏余花”:诗人拄着拐杖,走在幽静的小路上,脚步轻轻踏过残花,显示出年华的流逝。
- “却对绿阴青子问年华”:面对浓密的绿荫,向青苔询问年华,表现出对时光的无奈和思索。
- “迢迢云水横清浅”:远处的云水横亘,清浅而细腻,增加了诗的意境。
- “不遣愁眉展”:不让愁苦的眉头显露,表现出内心的挣扎。
- “数竿修竹自横斜”:几根修竹随意生长,象征着生命的坚韧。
- “犹有小窗朱户似侬家”:小窗朱户象征着温馨的家,暗示诗人对故乡的思念。
-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桃李”和“东风”比喻青春的到来与流逝。
- 拟人:将青苔拟人化,表现出诗人与自然的对话。
- 对仗:运用对仗的手法增强了诗的美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青春流逝、生命无常的感慨,同时也渗透着对自然的热爱和对故乡的思念。
意象分析:
- 桃李:象征青春与美好。
- 东风:象征春天的早到与万物复苏。
- 幽径:象征宁静与隐秘的思考空间。
- 青子:象征时间与生命的流逝。
- 云水:象征遥远与清澈,带来淡淡的忧伤。
- 修竹:象征坚韧、清高的品格。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东风”象征什么? A. 秋天
B. 冬天
C. 春天
D. 夏天 -
“杖藜幽径踏余花”中的“杖藜”指的是什么? A. 一种植物
B. 拄的拐杖
C. 一种工具
D. 一种食品 -
诗中的“数竿修竹”象征什么? A. 生命的脆弱
B. 生命的坚韧
C. 时间的流逝
D. 美好的青春
答案:
- C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张元干的《虞美人》和李清照的《如梦令》都探讨了春天与时间的关系,但张元干更偏向于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而李清照则更多表现个人情感与内心的挣扎。两者在风格上各具特色,反映了各自时代的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宋词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古诗词解析与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