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美人》

时间: 2025-01-08 00:56:53

锦帆高举障泥软。

春到隋堤畔。

东风著意挽垂杨。

何用千花百草斗芬芳。

轻寒做造丝丝雨。

催送年光去。

杨花只合嫁东风。

因甚飘扬无定学飞蓬。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锦帆高举障泥软。春到隋堤畔。东风著意挽垂杨。何用千花百草斗芬芳。轻寒做造丝丝雨。催送年光去。杨花只合嫁东风。因甚飘扬无定学飞蓬。

白话文翻译:

锦帆高高地升起,轻柔的泥土被障挡住。春天的气息来到隋堤边。东风用心地挽动垂柳,何必千百花草去争奇斗艳呢?微寒的细雨如丝般飘落,催促着光阴的流逝。杨花只适合嫁给东风,为什么它们飘扬得如此无定,像飞蓬一样呢?

注释:

  • 锦帆:指华丽的帆船,象征繁华和美好。
  • 障泥软:形容春天的泥土松软,容易被阻挡。
  • 隋堤:古代隋朝的堤岸,提到特定的地理位置。
  • 著意:用心去做某事。
  • 千花百草:形容花草繁多。
  • 轻寒:微微的寒意。
  • 丝丝雨:细小的雨丝。
  • 催送:催促、送走。
  • 杨花:柳树的花,春天飘散的花絮。
  • 嫁东风:比喻依附于东风,象征着顺应自然。

典故解析:

“东风”常被用作春天的象征,尤其是在古诗中,代表着生命的复苏与万物的生长。隋堤则可能引申至历史典故,提醒人们自然与历史的交融。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汪东,清代诗人,其创作多以描写自然景物和人情世态为主,风格清新,情感细腻。汪东的诗歌常常表现出对生活的热爱及对自然的细腻观察。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春天,诗人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表达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自然美的赞美,反映出当时社会的生机勃勃与个人的感受。

诗歌鉴赏:

《虞美人》是一首描绘春天景色的诗,诗中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美丽与变化。开头的“锦帆高举”便立刻营造出一种春日的繁华气息,仿佛能看到湖面上飘荡的船只、轻柔的春风。在这幅画面中,诗人将自然与人事相结合,表达了人们在春天里美好的向往和感受。

诗的中间部分,提到“何用千花百草斗芬芳”,透出了诗人对自然和谐的认知,强调了自然界的相互依存与共生。在这个过程中,诗人强调了“轻寒做造丝丝雨”,这种细腻的描绘让人感受到春天的温柔与细腻,仿佛能听到雨滴轻轻落下的声音。

最后的“杨花只合嫁东风”,则是一种对自然规律的理解与顺应,诗人通过对杨花的比喻,表达对生命流转的感慨,隐含了对自由与飘荡的向往。整首诗在细腻描写中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愁与思索,让人感受到春天的美好与时光的无常。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锦帆高举障泥软:描绘春天的景象,船帆高高扬起,象征着生机与活力。
  2. 春到隋堤畔:春天的到来让人们感受到新生,地点特指隋堤,增加了历史感。
  3. 东风著意挽垂杨:东风轻轻地拂动柳树,表现出春风的温暖与细腻。
  4. 何用千花百草斗芬芳:强调自然的和谐,花草之间无需争奇斗艳。
  5. 轻寒做造丝丝雨:细小的雨丝如同轻寒的触感,诗人用细腻的笔触描绘春雨。
  6. 催送年光去:时间流逝,春天的到来也在催促时间的流逝。
  7. 杨花只合嫁东风:杨花与东风的关系,象征着自然的依存与顺应。
  8. 因甚飘扬无定学飞蓬:为什么杨花会随风飘荡,像飞蓬一样无定,表达对生命流动的感慨。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杨花比作飞蓬,形象生动。
  • 拟人:东风被赋予了意志,显示出自然的生动。
  • 对仗:诗中有明显的对仗句式,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春天为背景,表达了对生命流转的感慨,强调自然的和谐与人对自然的感悟,传达了对生活的热爱与生命的珍惜。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锦帆:象征繁华与希望。
  • 东风:春天的象征,代表生命的复苏。
  • 杨花:象征生命的轻盈与无常。
  • 丝丝雨:细腻而温柔的自然现象,象征春天的柔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锦帆高举”中的“锦”指代什么? A. 帆的颜色
    B. 帆的材质
    C. 帆的形状
    D. 帆的高度

  2. “轻寒做造丝丝雨”中,“丝丝雨”意指什么? A. 大雨
    B. 细雨
    C. 暴风
    D. 雪花

  3. 整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A. 对历史的感慨
    B. 对生命流逝的思考
    C. 对爱情的描绘
    D. 对战争的反思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庐山谣》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 《庐山谣》与《虞美人》:两首诗都描绘了自然之美,但《庐山谣》更侧重于山水的雄伟,而《虞美人》则强调春天的柔美与细腻。
  • 风格对比:汪东的《虞美人》风格清新细腻,感情柔和;而李白的《庐山谣》则气势磅礴,表现出更为豪迈的情感。

参考资料: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