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惜奴娇 其一》

时间: 2025-01-01 12:37:03

我已多情,更撞著、多情底你。

把一心、十分向你。

尽他们,劣心肠、偏有你。

共你。

风了人,只为个你。

宿世冤家,百忙里、方知你。

没前程、阿谁似你。

坏却才名,到如今、都因你。

是你。

我也没星儿恨你。

意思解释

诗词名称: 惜奴娇 其一

作者: 石孝友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我已多情,更撞著多情底你。
把一心十分向你。
尽他们,劣心肠偏有你。
共你。风了人,只为个你。
宿世冤家,百忙里方知你。
没前程阿谁似你。
坏却才名,到如今都因你。
是你。我也没星儿恨你。


白话文翻译:

我已经情深意重,却偏偏遇上了同样多情的你。
我将全部的心意都倾注于你。
即使是那些不善之人,心肠也总是留给你。
与我同在的风雨人生,都是为了你。
前世的冤家,在繁忙中才明白你。
没有前途的人,谁能与你相比?
坏运气和名声,至今都因你而起。
是你,我也没有对星辰的怨恨。


注释:

字词注释:

  • 多情:指情感丰富,感情细腻。
  • 一心:全心全意。
  • 劣心肠:坏心肠。
  • 冤家:指有过仇怨的朋友或情人。
  • 前程:未来的前途。
  • 坏却才名:坏名声和才华。

典故解析: "宿世冤家"指的是前生的缘分与冤屈,在古代文学中常用于表达前世情缘的概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石孝友,宋代词人,其作品多表达对爱情的细腻感受,风格清新自然,常用朴实的语言抒发复杂的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宋代,正值社会动荡与文化繁荣交织之时,诗人在此背景下,将个人的情感与社会环境结合,表达对爱情的深刻体验。


诗歌鉴赏:

《惜奴娇 其一》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爱情的执着与珍视。在这首词中,作者以“我已多情”开篇,直抒胸臆,表明自己对恋人的强烈情感。词中反复提及“你”,显示出诗人对恋人的深切思念与依赖,情感如潮水般涌动,充满了浓烈的依恋之情。

诗中提到“宿世冤家”,不仅暗示了前世情缘的概念,也让人感受到那种穿越时空的情感纠葛。这种情感的深邃与复杂,使得诗歌具有了更为深邃的层次。通过“没前程阿谁似你”,作者将对方的独特性与自身的无奈结合,表现出一种难以割舍的情感。

整首词不仅仅是对爱情的歌颂,更是对命运的感慨。诗人通过对感情的反思,揭示了爱情与人生的无常。结尾的“我也没星儿恨你”,更是将情感推向了高潮,表达了一种宽容与接受的心态,尽管生活中有种种不如意,但对爱的执着依然存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我已多情,更撞著多情底你”:表达自己情感丰富,遇到同样多情的对象。
  2. “把一心十分向你”:倾注所有心意于对方。
  3. “尽他们,劣心肠偏有你”:即使是坏心肠的人,心中也只留给你。
  4. “共你。风了人,只为个你”:生活的风雨都是为了这个人而存在。
  5. “宿世冤家,百忙里方知你”:前生的缘分,让人在忙碌中才明白对方的重要。
  6. “没前程阿谁似你”:没有未来的人,谁又能与你相比?
  7. “坏却才名,到如今都因你”:坏名声与才华,至今都因你而起。
  8. “是你。我也没星儿恨你”:确认是对方,并表示没有对星辰的怨恨。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爱情比作风雨,强调情感的复杂性。
  • 拟人:通过“坏却才名”赋予名声以情感,增强情感的深度。
  • 对仗:整首词在结构上运用对仗,增强了音韵的美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词的中心思想是对爱情的执着与珍视,尽管生活中有诸多不如意,但对爱人的思念与依赖却是无可替代的。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多情:象征丰富的情感与细腻的心思。
  2. 冤家:象征复杂的情感关系与命运的交错。
  3. 前程:象征未来的希望与不确定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人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失落
    • B. 执着
    • C. 愤怒
    • D. 无所谓
  2. “宿世冤家”指的是什么?

    • A. 朋友
    • B. 恨人
    • C. 前生情缘
    • D. 亲人
  3. 诗中提到的“劣心肠”是什么意思?

    • A. 坏心肠
    • B. 好心肠
    • C. 中立心肠
    • D. 无所谓的心肠

答案:

  1. B
  2. C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红楼梦》中的诗词,如林黛玉的《葬花吟》,同样表达对爱情的细腻感受。
  • 苏轼的《水调歌头》,探讨人生与爱情的哲理。

诗词对比:

  • 对比李清照的《如梦令》,两者均表现出对爱情的执念,但李清照更多地表现了失落与回忆,而石孝友则是深情的坚守。

参考资料:

  1. 《宋词三百首》
  2.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3. 《宋代词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