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中秋月
作者: 可朋 〔唐代〕
登楼仍喜此宵晴,
圆魄才观思便清。
海面乍浮犹隐映,
天心高挂最分明。
片云想有神仙出,
回野应无鬼魅形。
曾向洞庭湖上看,
君山半雾水初平。
白话文翻译:
在这美好的夜晚,我登上楼去,仍然感到欢喜,因为今晚的天空晴朗。圆月初升,观赏它时我的思绪也变得清晰起来。海面上月光乍现,又似乎在隐隐映照。天心的明月高高挂起,最为清晰可见。那片浮云,让我想象神仙会从中出现,而在幽静的乡野,似乎没有鬼魅的形影。我曾在洞庭湖上观赏过这美景,君山在薄雾中半掩,湖面刚刚平静。
注释:
- 登楼:指的是登上楼阁,古时常有此活动以观景。
- 圆魄:圆满的月亮,常用以形容中秋月。
- 乍浮犹隐映:乍浮指月光突然照出,犹隐映指映照在海面上依然含蓄。
- 片云:一片浮云,古诗中常用来引发想象。
- 神仙:道教的神灵,象征着超脱的境界。
- 鬼魅形:指的是鬼怪的形象,表达一种宁静的氛围。
- 洞庭湖:位于湖南省,是中国著名的湖泊之一。
- 君山:洞庭湖中的一座山,常常为文人所咏叹。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可朋,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情感细腻。他的诗歌常带有哲理性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中秋节,正值月圆之时,诗人通过描写月亮的美景,表达了对自然的赞美和思乡之情。
诗歌鉴赏:
《中秋月》是一首典型的唐代诗歌,诗人在一个晴朗的中秋夜,登楼观月,抒发了自己对月亮的喜爱及由此引发的思绪。诗的开头以“登楼”引入,既是环境的描写,也为情感的抒发奠定了基础。接着,诗人描绘了明亮的圆月和海面上的月光,展现了视觉之美,给人以宁静的感受。
随着诗句的推进,诗人将月亮与神仙和鬼魅相联系,表达了对超然世界的向往和对人世纷扰的逃避。这种意象的交织,不仅丰富了诗的内涵,也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矛盾与复杂。最后,诗人以“曾向洞庭湖上看”作结,令人回味无穷,该句不仅是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也进一步强调了月亮与湖水的关系,增强了诗的意境。
整首诗在语言上流畅自然,意象鲜明,情感真挚,充分展现了唐代诗歌的艺术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登楼仍喜此宵晴:登上楼阁,心中欢喜今夜的晴朗,表现出对美好夜晚的珍惜。
- 圆魄才观思便清:月亮的圆满让诗人感到思绪清晰,表明月亮的影响力。
- 海面乍浮犹隐映:海面上月光时隐时现,表现出月光的柔和与神秘。
- 天心高挂最分明:高挂的明月格外清晰,强调了月亮的明亮与纯净。
- 片云想有神仙出:浮云让人想象神仙的出现,展现了诗人的幻想与向往。
- 回野应无鬼魅形:乡野宁静,没有鬼魅的形象,传达出一种安宁的气氛。
- 曾向洞庭湖上看:回忆自己曾在洞庭湖观看过美丽的景色。
- 君山半雾水初平:君山在薄雾中显现,湖水刚刚平静,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月亮比喻为“圆魄”,形象生动。
- 拟人:片云的想象让人觉得神仙会从中出现,赋予自然以生命。
- 对仗:诗中有多处对仗工整,增加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中秋月的美景,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对人世的思考以及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月亮:象征团圆和思乡,是中秋节的核心意象。
- 海面:象征广阔和深邃,展现自然的宁静。
- 浮云:象征着变幻和幻想,带有一种神秘感。
- 洞庭湖:象征着历史和文化的积淀,承载着诗人的回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圆魄”指的是什么? A. 太阳
B. 圆月
C. 星星
D. 云彩 -
“登楼仍喜此宵晴”中,诗人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忧伤
B. 喜悦
C. 失落
D. 愤怒 -
诗中提到的“君山”位于哪里? A. 西湖
B. 洞庭湖
C. 泰山
D. 黄山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静夜思》
- 王维《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 《静夜思》:同样描写月亮,但更侧重于思乡之情,情感更为直接。
- 《月夜忆舍弟》:展现了对兄弟的思念,情感更加细腻和深情。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唐诗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