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影》
时间: 2025-01-04 06:17:30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高篃的《疏影》
珠帘半揭,有暖风小漾,吹起双蝶。
绣槛妆成,偷写眉山,镜里一痕愁碧。
浓春满压阑干角,漫罥柳晴丝飘直。
想映花避月,回廊几处,悄垂裙褶。
长是欢游未已。玉人正倦舞,鬓亸钗侧。
别院池台,绿遍空波,约略惊鸿无迹。
夕阳不语香桃瘦,又却误重来寻觅。
有隔墙送过秋千,低问佩环消息。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温暖而美丽的春日场景。珠帘轻轻掀起,暖风轻轻拂过,吹起了双双飞舞的蝴蝶。绣槛已经装饰完毕,似乎在偷偷地描绘着眉山的轮廓,镜子中映出一抹忧愁的碧色。春天的气息充满了整个院子,柳丝在晴空下随风飘荡。想要映照花影避开月光,回廊的几处地方,裙摆轻轻下垂。欢快的游玩似乎还未结束,舞女正显得有些倦怠,鬓发散乱,钗子也歪斜了。别院的池塘边,绿意覆盖了空荡荡的水面,隐约间似乎有惊鸿的踪迹。夕阳静默,桃花娇弱,却又误以为可以重回寻觅。隔着墙传来秋千的声音,轻声询问着佩环的消息。
注释:
- 珠帘:珠子做成的帘子,形容轻巧、美丽。
- 双蝶:指双双飞舞的蝴蝶,象征春天的生机。
- 绣槛:雕花的栏杆,象征精致的装饰。
- 眉山:可能指眉形的山,寓意美丽的容颜。
- 愁碧:心中忧愁的颜色,形容内心的情感。
- 浓春:春天的气息浓厚。
- 柳晴丝:柳树的枝条在阳光下轻盈飘动。
- 玉人:美丽的女子。
- 惊鸿:形容美丽的女子,如同惊起的鸿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高篃,清代诗人,以其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情感著称,作品多描绘自然景物及人情冷暖。
创作背景:
《疏影》创作于清代,反映了当时文人雅士对春日美景的向往与人际情感的细腻描写,展示了清代诗歌的婉约风格。
诗歌鉴赏:
《疏影》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春天的美丽景象和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诗的开头以“珠帘半揭,有暖风小漾”引入,轻柔的温暖风吹起了蝴蝶,营造出一种生动而清新的氛围。接着,诗人用“绣槛妆成,偷写眉山”来描绘一幅美丽的画面,既有外在的景物,也暗含内心的情感波动。
在后续的描写中,诗人通过“浓春满压阑干角,漫罥柳晴丝飘直”的描绘,展现了春天的生机勃勃,柳丝的轻柔让人感受到春天的轻盈与活力。而“想映花避月,回廊几处,悄垂裙褶”则暗示着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留恋与对过去的追忆。
整首诗在欢快与忧愁之间游走,展现了清代文人的细腻情感。“玉人正倦舞,鬓亸钗侧”一句,描绘了舞女的疲倦与美丽,仿佛将人带入了一个梦幻的境地,让人不禁思索美丽背后的孤独。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珠帘半揭,有暖风小漾:轻柔的暖风带起了半揭的珠帘,营造出轻快的气氛。
- 绣槛妆成,偷写眉山:精致的栏杆上装饰完成,似乎在为美丽的眉山描绘。
- 浓春满压阑干角,漫罥柳晴丝飘直:春天的气息浓郁,柳丝在阳光下轻轻飘动。
- 想映花避月,回廊几处,悄垂裙褶:想要在花影中避开月光,裙摆轻轻垂下,意境悠然。
- 长是欢游未已:欢快的游玩似乎还未结束。
- 玉人正倦舞,鬓亸钗侧:美丽的女子显得有些疲倦,头发散乱,钗子偏歪。
- 别院池台,绿遍空波:别院的池塘绿意盎然,水面如镜。
- 夕阳不语香桃瘦,又却误重来寻觅:夕阳静默,桃花娇弱,仿佛误以为可以再次寻觅。
- 有隔墙送过秋千,低问佩环消息:隔着墙传来秋千的声音,轻声询问佩环的消息。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春天的暖风比作轻盈的蝴蝶,增强了画面的生动性。
- 拟人:赋予自然景物以人的情感,如“夕阳不语”,增添了诗的情感深度。
- 对仗:如“绣槛妆成,偷写眉山”,使得诗句更具韵律美和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人物情感,反映了对美好时光的珍视和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展现了清代文人特有的感性与理性结合的诗歌风格。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珠帘:象征着美丽和轻盈,暗示着女子的柔情。
- 双蝶:象征爱情和春天的生机,寓意幸福的追求。
- 玉人:象征美丽的女子,代表了诗中的情感主体。
- 夕阳:象征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脆弱,给人以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珠帘半揭”中的“珠帘”指的是: A. 一种乐器
B. 珠子做成的帘子
C. 一种饮品
答案:B -
诗中“玉人正倦舞”中的“玉人”最可能指的是: A. 一位舞者
B. 一位诗人
C. 一位画家
答案:A -
“夕阳不语香桃瘦”中“香桃”象征: A. 美好的回忆
B. 生命的脆弱
C. 春天的生机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苏轼的《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 高篃的《疏影》与李清照的《如梦令》都展现了女性的柔美与对生活的细腻感悟,但高篃更多地通过自然景物来表达情感,而李清照则侧重于内心的情感波动与人生的无奈。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清代诗人研究》
- 《高篃及其作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