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行太皇太后挽词二首 其一》
时间: 2025-01-21 09:51:09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东朝制诏九年称,
烈武功高后世兴。
坐举不周天柱正,
亲扶旸谷日车升。
班行尚想延和殿,
羽卫俄趋永厚陵。
洛水嵩峰霄汉外,
百官西望涕难胜。
白话文翻译
东朝在位九年,赐予皇后的诏书,
她的功业卓越,后世将会兴盛。
她坐在天柱之下,正如大地的支撑,
亲自扶持着日车,助力阳光升起。
班班的官员仍然怀念延和殿,
羽卫们迅速前往永厚陵。
洛水之外的嵩峰高耸入云,
百官西望,眼泪难以自禁。
注释
- 东朝:指的是宋朝,诗人在北宋时期生活。
- 烈武:指的是皇后的英明与武功。
- 不周天柱:古代传说中支撑天的柱子,象征稳固。
- 旸谷:指阳光普照的地方。
- 班行:指官员的行列。
- 羽卫:指皇帝的侍卫。
- 永厚陵:指皇后的墓地,象征对她的追思。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秦观(1049年-1100年),字少游,号淇水,北宋时期著名的词人和诗人,以词作闻名于世,风格细腻,情感丰富。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大行太皇太后的追悼之际,表达了对她的崇敬与怀念,反映了朝廷中对她政治贡献的认可与赞美。
诗歌鉴赏
这首挽词以其凝练的语言和深厚的感情,表达了对太皇太后的无尽追思。诗中通过描绘她的政绩和稳固的统治,表现了对她的敬仰之情。开篇提到“东朝制诏九年称”,不仅是对她统治时间的回顾,也暗示了她在位期间的丰功伟绩。
接下来的“坐举不周天柱正,亲扶旸谷日车升”,运用典故将太皇太后比作天柱,暗示她在国家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展现出她如同支撑天地一样的力量。诗中提到的“班行尚想延和殿”,则是对太皇太后的敬仰之情,反映出官员们对她的怀念。
最后的“洛水嵩峰霄汉外,百官西望涕难胜”,以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官员的悲痛相结合,达到情感的高潮。诗人用简单却富有深意的词句,深刻地表现了对太皇太后的哀悼和对她治国理政的敬仰,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东朝制诏九年称:提到太皇太后在位的时间,强调其重要性。
- 烈武功高后世兴:赞美她的治国才能,为后世奠定基础。
- 坐举不周天柱正:比喻她的重要性,像支撑天的柱子。
- 亲扶旸谷日车升:形容她推动国家发展。
- 班行尚想延和殿:表达对她的怀念之情。
- 羽卫俄趋永厚陵:描述朝廷对她的追悼。
- 洛水嵩峰霄汉外:描绘自然景象,增添了哀伤气氛。
- 百官西望涕难胜:表现官员对她的悲痛。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太皇太后比作天柱,突显其重要性。
- 对仗:整首诗的音韵和谐,起承转合自然流畅。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太皇太后的哀悼与怀念,折射出对她治国理政的高度评价与赞美。
意象分析
- 天柱:象征稳定与支撑。
- 日车:象征光明与希望。
- 洛水与嵩峰:自然景观,表现伟大与壮丽,同时也加强了悲伤的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东朝”指的是哪个朝代?
- A. 唐朝
- B. 宋朝
- C. 明朝
-
诗中“百官西望涕难胜”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欢喜
- B. 哀伤
- C. 愤怒
-
诗中提到的“羽卫”指的是:
- A. 学者
- B. 侍卫
- C. 商人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 比较秦观的挽词与陆游的怀古诗,前者更侧重于对个人的怀念与崇敬,后者则常常带有对历史的沉思与感慨。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赏析》
- 《词学研究》
- 《宋代文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