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处士挽诗》

时间: 2025-01-06 13:39:01

槿篱山下屋,桐帽水边村。

遗子方寸地,传家廿四言。

芳荪生夕秀,衰柳带秋昏。

千古堂堂恨,青云落泪痕。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王处士挽诗
作者: 魏了翁 〔宋代〕

槿篱山下屋,桐帽水边村。
遗子方寸地,传家廿四言。
芳荪生夕秀,衰柳带秋昏。
千古堂堂恨,青云落泪痕。

白话文翻译

在槿花篱笆下有座房屋,在桐树覆盖的水边有个村庄。
留给儿子仅有的一点土地,传承下来的却是二十四篇诗文。
芳香的香荪在傍晚显得格外秀丽,衰败的柳树在秋天的黄昏中显得更加凄凉。
千古以来令人痛心的恨事,仿佛在青云中留下了泪痕。

注释

  • 槿篱:槿花的篱笆,形容乡村的环境。
  • 桐帽:指桐树的树冠,用来形容水边村庄的自然环境。
  • 方寸地:指小块土地,意指作者留给子女的家业有限。
  • 廿四言:指二十四篇诗文,可能是指经典的诗词。
  • 芳荪:香荪是一种植物,形容其在夕阳下的美丽。
  • 衰柳:衰败的柳树,象征着秋天的凋零和时光的流逝。
  • 堂堂恨:千古以来的悲痛和遗憾。
  • 青云落泪痕:比喻着深切的情感和忧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魏了翁,字子慎,号白云,宋代著名诗人,擅长古诗和词作。他的作品常常表现出对社会的关怀和对人生的思考,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作者对一位朋友或故人的追悼之际,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和对故人遗志的惋惜。时代背景是宋代,社会动荡与个人命运交织,使得诗人常常思考生命的意义。

诗歌鉴赏

《王处士挽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家庭环境,深刻地反映了作者对人生的思考与情感。诗的开头两句,描绘了乡村的宁静与自然的和谐美,槿篱与桐帽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田园画面,使人感受到一份恬静的生活气息。然而,随着后两句的展开,诗人逐渐引入了对人生无常的思考,表达了对留给后人的有限家业和文化传承的遗憾。诗中“千古堂堂恨,青云落泪痕”更是情感的高潮,深情而又沉重地表达了诗人对逝去的人的怀念与对现实生活的无奈。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人生命运的深刻反思,让人感受到浓重的悲伤与哲理。诗的最后一句“青云落泪痕”更是将个人情感与宇宙自然融为一体,给人以深思,引发对人生和死亡的思考,使这首诗在情感表达上更为深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槿篱山下屋:描绘了一个宁静的乡村居所,传达出一种恬淡的生活情境。
  2. 桐帽水边村:进一步描绘环境,桐树与水的结合,暗示着自然的优美和生机。
  3. 遗子方寸地:表达了对后代的关心,遗留给子女的土地非常有限。
  4. 传家廿四言:传承的文化与诗文,反映了对知识的重视和对家族精神的传承。
  5. 芳荪生夕秀:描绘了自然界的美丽,暗示着生命的短暂与珍贵。
  6. 衰柳带秋昏:衰败的柳树象征着时光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
  7. 千古堂堂恨:表达了对历史长河中悲剧的感叹。
  8. 青云落泪痕:情感的升华,诗人将个人的哀痛与宇宙相联系,展现出更为宽广的视野。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述,传达深刻的情感。
  • 对仗:上下句之间对称工整,增强了诗的音乐感。
  • 象征:柳树、香荪等意象,象征着生命的无常与美好的回忆。

主题思想:整首诗的主题围绕着对人生的感悟与对故人的怀念,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以及对文化传承的珍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槿篱:象征着乡愁和温馨的家庭环境,体现了诗人对故土的依恋。
  • 衰柳:象征着人生的衰老与无常,提醒人们珍惜当下。
  • 青云:象征着理想和追求,与“泪痕”形成对比,展现出理想的破灭和情感的深重。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槿篱”指的是什么? A. 一种植物
    B. 一种乡村环境
    C. 一种建筑

  2. “千古堂堂恨”中“堂堂”意思是? A. 昂扬
    B. 明亮
    C. 哀痛

  3. 诗中表达的主要情感是什么? A. 快乐
    B. 悲伤
    C. 愤怒

答案

  1. B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 王之涣
  • 《秋夕》 杜甫

诗词对比

  • 王之涣《登高》:同样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慨,但更侧重于自然景观的宏伟和人生的孤独感。
  • 杜甫《秋夕》:通过描写秋天的景象,表现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忧虑,与魏了翁的情感基调相互呼应。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古诗词解析与鉴赏》
  • 《魏了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