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诗词名称: 清平乐 春游赠妓
作者: 沈谦 〔明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两峰眉蹙。更着春烟绿。
淡日烘云新雨足。红得桃花如肉。
醉看蝉鬓欹斜。听歌再立堤沙。
懒上银鞍叱拨,愿为金屑琵琶。
白话文翻译:
两座山峰似眉头紧蹙,春天的烟雾更显得绿意盎然。
明媚的阳光烘托着新雨后的云彩,桃花红得像肉一样。
我醉意朦胧,看到蝉的发鬓斜斜地垂落。再听歌声在堤岸边回荡。
我懒得骑上银鞍去催马,宁愿做那金屑琵琶。
注释:
字词注释:
- 眉蹙:形容两座山峰像眉头一样紧皱,暗示了春天的愁绪。
- 春烟绿:春天的烟雾,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
- 淡日烘云:清晨的阳光洒在云彩上,烘托出一种温暖的气氛。
- 桃花如肉:形容桃花的鲜艳程度,如同肉色般鲜红。
- 醉看:指在醉意中欣赏。
- 蝉鬓:指蝉的发鬓,形容蝉的姿态。
- 银鞍叱拨:指骑马的动作,叱拨是催马的意思。
- 金屑琵琶:愿意做的琵琶,象征着轻松和愉悦。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蝉”与古代文人雅士的生活情趣相结合,蝉常被视为高洁的象征,且在古诗词中经常出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沈谦是明代的一位诗人,生活在一个文化繁荣的时期。他的诗作多描写生活的细腻与情感,风格清新而富有情趣。沈谦的作品往往通过自然景物与人情世故的结合,展现出一种淡雅的风格。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春游时节,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美景的欣赏以及对生活的惬意感受。借助春游的场景,诗人将自己的情感与自然融合,展现出一种悠闲自在的生活态度。
诗歌鉴赏:
《清平乐 春游赠妓》是一首描写春游的词作,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美景的热爱与对生活的享受。开篇以“两峰眉蹙”引入,生动地描绘了春天的山峦与春烟绿意,展现出一种清新而又略带愁绪的氛围。接着,诗人以“淡日烘云新雨足”将春日的温暖与雨后的生机结合,给人一种视觉上的美感。
“醉看蝉鬓欹斜”一句,传达了诗人在醉意中观赏自然的乐趣,蝉作为夏日的象征,增添了诗的生动性。而“听歌再立堤沙”则描绘了与友人同游的欢快场景,显示出人际交往的温馨与惬意。最后一句“懒上银鞍叱拨,愿为金屑琵琶”则抒发了诗人对繁忙生活的厌倦,渴望一种轻松自在的生活状态,愿意化身为琵琶,享受音乐带来的愉悦。
整首词不仅描绘了春天的美景,也表达了诗人渴望悠闲生活的情感,体现出一种享受生活的哲学,具有深刻的人生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两峰眉蹙:描绘山峰的形态,暗示了天气的变化和情绪的波动。
- 更着春烟绿:春天的烟雾与绿色的景色相结合,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印象。
- 淡日烘云新雨足:新雨后的阳光与云彩形成的美景,表现出春天的气息。
- 红得桃花如肉:桃花的颜色鲜艳,使人联想到生命的活力。
- 醉看蝉鬓欹斜:醉意中看到的蝉,表现出一种闲适的状态。
- 听歌再立堤沙:与友人一起站在堤岸边听歌,表现出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愉悦。
- 懒上银鞍叱拨:表达了对骑马出游的懒惰,渴望一种轻松的状态。
- 愿为金屑琵琶:希望化身为琵琶,享受音乐的乐趣,体现了对艺术的热爱。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桃花如肉”,形象生动地描绘了桃花的颜色。
- 拟人:蝉的描写赋予其生动的形象和情感。
- 对仗:整首词的句式对称,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春游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享受,以及对闲适自由生活的向往,体现出一种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山峰:象征着高远与宁静。
- 春烟:象征着生机与希望。
- 桃花:象征着爱情与生命的美好。
- 蝉:象征着夏天的到来与生命的活力。
- 琵琶:象征着音乐与艺术的享受。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桃花如肉”主要是为了表现什么?
- A. 桃花的颜色
- B. 桃花的形状
- C. 桃花的香味
-
“懒上银鞍叱拨”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 A. 对骑马的渴望
- B. 对骑马的厌倦
- C. 对骑马的无所谓
-
整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 A. 对春天的赞美
- B. 对闲适生活的向往
- C. 对爱情的描绘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苏轼《定风波》
诗词对比:
可以将沈谦的这首词与李清照的《如梦令》进行比较,李清照的词也同样描绘了自然与内心情感的结合,展现出女性对生活的细腻感悟。
参考资料:
- 《明代文学史》
- 《古典诗词鉴赏》
- 《沈谦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