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

时间: 2025-01-09 14:41:02

阿朗去日。

不道长为客。

底事桐庐无处觅。

却得广州消息。

江头一只兰船。

风雨湘妃庙前。

死恨无情江水,送郎一去三年。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阿朗去日。不道长为客。底事桐庐无处觅。却得广州消息。江头一只兰船。风雨湘妃庙前。死恨无情江水,送郎一去三年。

白话文翻译:

阿朗离去的日子已经不短,却不知他在外漂泊成了何等的客人。为什么桐庐再也找不到他的身影呢?而如今却传来了广州的消息。江边有一只兰船,在风雨中停泊在湘妃庙前。无情的江水让我心中充满了对他的思念,送走了他已经三年了。

注释:

  • 阿朗:指的是诗中人所思念的爱人或朋友。
  • 桐庐:地名,位于今浙江省,古代以风景秀丽著称。
  • 广州:南方主要城市,代表着远方的消息。
  • 湘妃庙:供奉湘妃的庙宇,常与爱情、离别相联系。
  • 兰船:兰船象征着美好、清雅的事物,可能代表思念和等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邵某,宋代词人,生平不详,但其作品常表现出细腻的情感和对人事的感慨。

创作背景:诗作中表达了诗人对远方爱人的思念,反映了宋代的社会背景,尤其是离别情感的普遍性。

诗歌鉴赏:

《清平乐》是一首充满思念与离愁的词作,诗中通过描绘阿朗的离去和对其的思念,展现了一种深沉的情感。诗人以“阿朗去日”开篇,直接点明了主题,表达了对离人的怀念与无奈。随着诗句的推进,桐庐的“无处觅”与广州的“消息”形成鲜明对比,突显了思念的复杂与无奈,既有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也有对现状的无可奈何。

后面的“江头一只兰船”则使人联想到江水的流动与兰船的静止,形成了鲜明的意象对比,表现出诗人心中对爱人的期盼与对现实的失落。湘妃庙作为背景,增添了离别的哀愁,暗示着爱情的悲剧性。

整首词在音韵上也颇具和谐感,尤其是“风雨湘妃庙前”一句,不仅描绘了自然环境的恶劣,也暗示了内心的苦闷。结尾“送郎一去三年”更是将思念的情感推向高潮,三年的时间等待无异于一种无尽的折磨,尽显对爱情的忠贞与渴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阿朗去日”:阿朗远走的日子已经过去。
  2. “不道长为客”:不知他在外漂泊成了何等的客人。
  3. “底事桐庐无处觅”:为什么在桐庐找不到他的身影呢?
  4. “却得广州消息”:却得到了来自广州的消息。
  5. “江头一只兰船”:江边停泊着一只兰船。
  6. “风雨湘妃庙前”:在风雨中,停在湘妃庙前。
  7. “死恨无情江水”:无情的江水让我心中充满对他的思念。
  8. “送郎一去三年”:送走他已经三年了。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思念比作无情的江水,增强情感的表达。
  • 拟人:将江水描写为“无情”,使其具有情感色彩。
  • 对仗:如“江头一只兰船,风雨湘妃庙前”,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离去爱人的深切思念和对时间流逝的无奈,表现出一种浓重的离愁别绪。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阿朗:象征着思念与牵挂。
  • 兰船:象征着思念的纯洁和美好。
  • 湘妃庙:与爱情、离别相关的典故,增添了情感的厚度。
  • 江水: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无情,暗示着思念的难以承受。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阿朗离去后,诗人对他的感情是怎样的? A. 忘记 B. 思念 C. 轻视

  2. 哪个地点是诗中提到的? A. 杭州 B. 广州 C. 北京

  3. “风雨湘妃庙前”中的“风雨”象征了什么? A. 美好 B. 苦闷 C. 兴奋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 比较李清照和邵某的作品,二者都表现了深刻的离别情感,但邵某的词更具江南特有的水乡意象和细腻的感伤,而李清照则更多地表现了女性的柔情与坚韧。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词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
  • 《李清照与她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