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

时间: 2025-01-09 15:16:50

兰津微揾。

浅试冰荷晕。

双颊断红潮有信。

生怕笼鹦低问。

晚来月上罗屏。

倚栏慵自调笙。

悔种纱窗蕉叶,未凉添了秋声。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清平乐
兰津微揾。浅试冰荷晕。
双颊断红潮有信。生怕笼鹦低问。
晚来月上罗屏。倚栏慵自调笙。
悔种纱窗蕉叶,未凉添了秋声。

白话文翻译:

清平乐
兰花的香气轻轻拂过,试探着冰冷的荷花。
双颊上红晕隐隐,似乎有了情信。生怕笼中的鹦鹉低声询问。
傍晚时分,明月升上了罗帷,倚着栏杆懒懒地调试笛声。
后悔种下的纱窗外蕉叶,未凉的夜里却增添了秋声。

注释:

  • 兰津微揾:兰花的香气轻轻拂过;“微揾”即轻轻地拂动。
  • 冰荷晕:冰冷的荷花的光晕;“浅试”代表试探或轻轻触碰。
  • 双颊断红潮有信:双颊上红晕如潮流般隐隐而现,似乎有了情意的信号。
  • 笼鹦低问:笼中的鹦鹉低声询问;暗指外界对内心情感的探询。
  • 罗屏:轻薄的帷幕;古代常用来遮挡窗户或床榻。
  • 调笙:调试笛声;“笙”指的是一种乐器。
  • 悔种纱窗蕉叶:悔恨种植的蕉叶遮挡了窗外的景象。
  • 未凉添了秋声:未凉的夜晚却增添了秋天的声音,暗示了季节的变化和内心的感受。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张景祁,清代诗人,擅长词作。其作品常常表现出细腻的情感和清新的意境,融入了对自然的观察和对生活的感悟。

创作背景:这首《清平乐》写于清代,反映了当时文人对情感的细腻表达和对生活的哲学思考。作品中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折射出内心的情感波动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诗歌鉴赏:

《清平乐》是一首典型的清代词作,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细腻的观察和深刻的情感体验。诗中通过轻柔的自然意象,如兰花、荷花、明月等,构建出一种优雅而又略带忧伤的氛围。首句“兰津微揾”便以芳香的兰花引入,既表现了自然的美,又暗含了人情的细腻。接下来的“浅试冰荷晕”,则通过轻触荷花的意象,表达了对爱情的试探与期待。

整首词的情感层次丰富,既有对美好爱情的渴望,也有对情感表达的犹豫和不安。“双颊断红潮有信”一句,展现了内心情感的涌动,而“生怕笼鹦低问”则暗示了对外界的顾虑和对情感的保护。随着晚霞的降临,明月升起,诗人倚栏而唱,展现出一种慵懒而享受的状态,似乎在此时此刻找到了内心的宁静。

最后的“悔种纱窗蕉叶,未凉添了秋声”则增添了一丝惆怅,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感慨。整首词在优美的意象与细腻的情感中,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思考,给人以深刻的共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兰津微揾:引入自然元素,传达一种柔和的气息。
  2. 浅试冰荷晕:表达了对爱情的探索与试探。
  3. 双颊断红潮有信:内心情感的涌动,似有情意传达。
  4. 生怕笼鹦低问:对外界关注的警惕与不安。
  5. 晚来月上罗屏:描绘了宁静的夜晚,营造出一种悠闲的氛围。
  6. 倚栏慵自调笙:表达了对音乐与生活的享受。
  7. 悔种纱窗蕉叶:对过往选择的反思与后悔。
  8. 未凉添了秋声:反映了季节变化带来的情感变化。

修辞手法

  • 比喻:用自然的景物比喻内心情感,如“红潮”比喻情意的涌动。
  • 拟人:如“笼鹦低问”,赋予鹦鹉人性,增添情感色彩。
  • 对仗:如“晚来月上罗屏,倚栏慵自调笙”,对称工整,增强了音韵美。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爱情的渴望与忧虑,同时也反映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传达出细腻的情感与对生活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兰花:象征高洁、美好,暗示情感的纯粹。
  • 荷花:象征清新、脱俗,反映诗人内心的渴望。
  • 明月:象征思念与孤独,增添了诗歌的情感深度。
  • 蕉叶:象征生命的变化,寓意着时间的流逝与感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清平乐》的主题是什么? A. 对爱情的渴望
    B. 对自然的描写
    C. 对时光的感慨
    D. 以上都是

  2. “双颊断红潮有信”中“信”字的含义是什么?
    A. 信件
    B. 证据
    C. 情意的暗示
    D. 许诺

  3. 诗中提到的“笼鹦”象征什么?
    A. 自由
    B. 不安
    C. 亲情
    D. 友情

答案

  1. D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纳兰性德的《木兰花令》

诗词对比

  • 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表现了对爱情的思念与细腻的情感,但更侧重于个人的情感体验。
  • 纳兰性德的《木兰花令》:在意象上与《清平乐》相似,但在情感表达上则更为直接和强烈。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1. 《清代词选》
  2. 《古典诗词鉴赏》
  3. 《诗词的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