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怀古》

时间: 2025-01-02 17:23:06

古庙巍峨石兽蹲,胎簪、桐柏矗龙门。

涛冲古岸莓苔坼,派划长江竹箭浑。

四渎躬桓缠虎节,百王薪楗荐牺尊。

从来渭水称河胃,廷算深知费讨论。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古庙巍峨石兽蹲,胎簪桐柏矗龙门。
涛冲古岸莓苔坼,派划长江竹箭浑。
四渎躬桓缠虎节,百王薪楗荐牺尊。
从来渭水称河胃,廷算深知费讨论。

白话文翻译:

这座古老的庙宇巍峨耸立,石兽静坐在其间,
桐柏山挺拔地矗立在龙门的前面。
涛声拍击着古老的岸边,水草在苔藓中破裂,
长江的水流如同竹箭一般直冲而下。
四条大江弯曲环绕,像是缠绕着老虎的节令,
历代君王的薪火相传,供奉着神灵的祭品。
自古以来,渭水就被称作河的肚子,
宫廷的算计深知其间的恩怨与道理。

注释:

  • :古代宗教祭祀的场所。
  • 巍峨:形容高大雄伟。
  • 石兽:古庙前常有的石雕动物,象征守护。
  • 胎簪:古时的装饰,指的是树木的枝条。
  • 桐柏:古代地名,指桐柏山。
  • :波涛,指水的声响。
  • 苔坼:苔藓破裂,意指生长环境的变化。
  • 派划:水流冲击的样子。
  • 四渎:指四条主要河流。
  • 躬桓:躬身致敬。
  • 百王薪楗:代指历代王朝的延续与祭祀。
  • 渭水:渭河,古称河流。
  • 廷算:宫廷中的算计。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维崧是清代著名的诗人、词人,字懋循,号秋水,晚号浮云山人。他以细腻的诗风和清新的词作著称,常常表达对历史的沉思与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

《南阳怀古》写于陈维崧游览南阳时,表达了对古代文明的敬仰和对历史兴衰的感慨,借古庙、长江等意象,唤起了对历史的思考。

诗歌鉴赏:

《南阳怀古》通过描绘古庙、长江及历史的兴衰,展示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思考和对文化的传承的珍视。开篇以“古庙巍峨石兽蹲”引入,描绘出庙宇的雄伟和历史的厚重,使读者感受到一种庄严的氛围。接着,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表现出长江的奔腾与变化,象征着历史的流动和无常。

“涛冲古岸莓苔坼”,这里的“涛”与“古岸”形成鲜明对比,既是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又隐含着历史的冲击与变迁。诗的后半部分提到“四渎躬桓缠虎节”,象征着历史的传承与尊重,表现了对先辈的敬仰。最后一句“廷算深知费讨论”更是引人深思,强调了历史的复杂与深邃。

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既有对历史的追溯,也有对现实时光的反思,体现了诗人对文化根基的追求和对历史流转的感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古庙巍峨石兽蹲:古老的庙宇高耸入云,庙前石兽守卫,象征着历史的守护。
  2. 胎簪桐柏矗龙门:桐柏山傲然挺立,象征着自然与文化的结合。
  3. 涛冲古岸莓苔坼:波涛拍打着古老的岸边,暗示历史的冲击。
  4. 派划长江竹箭浑:长江的水流如竹箭般直冲,象征着时间的迅疾。
  5. 四渎躬桓缠虎节:四条河流环绕,体现了地理与文化的联结。
  6. 百王薪楗荐牺尊:历代王朝的祭祀与传承,表现了对历史的敬仰。
  7. 从来渭水称河胃:渭水的象征意义,指代文化的根基。
  8. 廷算深知费讨论:历史的复杂与深邃,表达了对历史的思考。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长江比作竹箭,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水流的急促。
  • 对仗:整个诗歌在结构上形成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古庙、长江、石兽等意象的运用,增强了诗的历史感和文化深度。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对古代遗址和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对历史的深切怀念与反思,体现了对文化传承的关注,以及对历史兴衰的思索。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古庙:象征着历史的传承与信仰的坚守。
  • 长江:代表着时间的流逝与文化的延续。
  • 石兽:显现出历史的守护与文化的厚重。
  • 四渎:代表着四条大河,象征着地理与文化的交融。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古庙”代表什么?

    • A. 自然景观
    • B. 历史遗迹
    • C. 祭祀场所
    • D. 古代建筑
  2. “涛冲古岸莓苔坼”中的“涛”指的是?

    • A. 风声
    • B. 水流
    • C. 山鸣
    • D. 动物
  3. “百王薪楗荐牺尊”中的“薪楗”指的是什么?

    • A. 木材
    • B. 祭品
    • C. 文献
    • D. 文化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庐山谣》
  • 杜甫的《望岳》
  • 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庐山谣》相比,陈维崧的《南阳怀古》更侧重于历史的感慨,而李白则更强调自然景观的壮丽与人对自然的感悟。两者在意象上虽有相似之处,但情感基调各有侧重,前者更为豪放,后者则更显沉思。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诗词解析与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