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丹诗四十八首》
时间: 2025-01-11 01:25:16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金丹诗四十八首
作者:张继先
神仙妙用阳难窥,
学道多因慾道迷。
向此若能明水火,
这回方得识东西。
真铅莫把凡铅杂,
真妇休将世妇齐。
离坎自交身自泰,
恁时方见是夫妻。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对修道成仙的探讨与思考。诗中指出,仙人的神妙之处是普通人难以理解的,修道过程常常因欲望的迷惑而偏离正道。若能明白水与火的道理,就能够真正认识道理的所在。诗中提到“真铅”与“凡铅”的区别,反映出要纯粹的修行,不能与世俗混淆。最后,诗人强调,只有在经历了离别与坎坷之后,才能与真理相融合,那时才能真正理解道理的深刻。
注释
- 神仙:指道教中的神仙,象征着超凡脱俗的境界。
- 阳难窥:阳光难以被窥探,意指真理深奥难懂。
- 慾道:欲望的道路,表示修道者常因欲望而迷失。
- 水火:道家哲学中的重要元素,象征阴阳之道。
- 真铅:道教炼丹术中的真正金属,象征纯正的修行。
- 离坎:指道教中的“离卦”和“坎卦”,象征修行过程中的艰难与磨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张继先,宋代道士,精通道教典籍,尤其在金丹修炼方面有深厚的造诣。他的诗歌多以道教哲理为主题,强调修行与内心的结合。
创作背景:这首诗是在宋代道教盛行的背景下创作的,反映了当时人们对修道成仙的向往与思考。它不仅是对道教理论的一种探索,也反映了诗人个人的修道经验与感悟。
诗歌鉴赏
《金丹诗四十八首》通过对神仙与修道的思考,展现了道教哲理的深邃与复杂。诗的开头提到“神仙妙用阳难窥”,不仅显示出修道之路的艰辛与复杂,也揭示了人类对超越世俗的渴望。同时,诗人通过“学道多因慾道迷”提醒修道者,常常因为内心的欲望而偏离修道之路,这是对人性的一种深刻反思。
接下来的“向此若能明水火”,引入了道教哲学中的水火之道,象征着阴阳的平衡与和谐。诗人在此强调,只有理解了这些基本的道理,才能真正体悟到道的真谛。紧接着“真铅莫把凡铅杂”,把炼丹与修行结合起来,暗示了修行者应当保持内心的纯净,不应被世俗的纷扰所影响。
最后几句提到的“离坎自交身自泰”,则强调了修行的最终成果。在经历了内心的挣扎与困惑后,修行者能够与道合一,达到身心的和谐与安宁。整首诗在结构上虽简洁,却层层递进,寓意深邃,表现了张继先对道教修行的深刻理解与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神仙妙用阳难窥:仙人的神奇力量是难以理解的。
- 学道多因慾道迷:修道者常因欲望的迷惑而偏离正道。
- 向此若能明水火:如果能理解水与火的道理。
- 这回方得识东西:这时才能真正认识道理的所在。
- 真铅莫把凡铅杂:真金与凡金不能混淆,修行要纯粹。
- 真妇休将世妇齐:真正的修道者不应与世俗的女子相提并论。
- 离坎自交身自泰:经历了离别与坎坷后,才能达到自我安宁。
- 恁时方见是夫妻:那时才能真正理解道理的深刻。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水与火比作道理的基础,象征阴阳的平衡。
- 对仗:如“真铅”与“凡铅”,形成鲜明的对比,加深了主题。
主题思想: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强调修道者应当保持内心的纯净与清明,避免欲望的干扰,只有通过不断的修行与内省,才能最终达到与道合一的境界。
意象分析
- 水火:象征道教的阴阳哲学,代表着宇宙的基本元素,强调平衡与和谐。
- 真铅与凡铅:代表修行的纯粹与杂乱,反映出道教对修行者内心状态的要求。
- 夫妻:指代道与人的融合,象征着修行者与道理的亲密关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阳难窥”指的是什么? A. 太阳的光辉
B. 神仙的神妙
C. 人类的欲望 -
诗中提到的“真铅”与“凡铅”象征着什么? A. 修行的纯粹与杂乱
B. 物质的财富
C. 亲情的深厚 -
整首诗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A. 追求物质
B. 修道的艰辛与真理
C. 对爱情的向往
答案:
- B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道德经》:老子所著,道家哲学经典,强调自然与道的关系。
- 《庐山谣》:李白所作,从个人情感出发,探讨人与自然的和谐。
诗词对比:
- 张继先的这首诗与王维的《终南山》相比,均探讨了修行与自然的关系,但张继先更侧重于内心的修行与道的理解,而王维则更强调自然的宁静与心灵的感受。
通过对比,可以看出不同诗人在相似主题下所表达的各自感悟与理解,反映了不同的文化背景与个人经历。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道教文化概论》:深入探讨道教的历史与文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分析古诗词的技巧与风格。
以上为对《金丹诗四十八首》的全面解读,旨在帮助读者更深入理解诗中的哲理与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