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度仪堂四首》

时间: 2025-01-10 23:53:55

近户皆林杪,元非妆点成。

山中行不遍,雨后看尤清。

桃向天边种,云从岭上生。

不通鸡犬到,时听度鸾笙。

意思解释

题度仪堂四首

作者: 张继先 〔宋代〕

原文展示

近户皆林杪,元非妆点成。
山中行不遍,雨后看尤清。
桃向天边种,云从岭上生。
不通鸡犬到,时听度鸾笙。

白话文翻译

庭院附近的树木都已经稀疏,根本不是经过修饰打扮而成的。
在山中行走无法遍历,雨后景色更显清晰。
桃树种在天边,云彩从山岭上升起。
这里不通鸡犬之声,偶尔能听到悠扬的乐声。

注释

  • 林杪: 指树木稀疏的样子。
  • 妆点: 装饰、打扮。
  • 行不遍: 行走走不完全。
  • 尤清: 更加清晰。
  • 桃向天边种: 桃树种在远方的天边。
  • 度鸾笙: 指乐器,鸾笙是一种古代的乐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继先,宋代诗人,生活在北宋时期。他的诗风清新脱俗,擅长描写自然景色与人情风貌。他的作品多表现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的深刻观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张继先隐居生活时期,反映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诗中的场景描绘出一幅清幽的山林景象,体现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追求。

诗歌鉴赏

《题度仪堂四首》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山中幽静的环境,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与生命的思考。诗的开头“近户皆林杪”描绘出一种清幽自然的景象,住户附近的树木稀疏,给人一种闲适、宁静的感觉。接着“山中行不遍,雨后看尤清”句中,作者用“行不遍”表达了山中行走的难度与山水的辽阔,而“雨后看尤清”则暗示雨后的清新和自然的美丽。随后“桃向天边种,云从岭上生”描绘了桃树的生长与自然景观的和谐。最后一句“不通鸡犬到,时听度鸾笙”则是对生活的向往,渴望远离尘嚣,享受那种宁静的生活。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的细致描写,传达了作者对隐逸田园生活的向往,也反映了他对自由与宁静的追求。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近户皆林杪: 说明周围环境清幽,树木稀疏,给人一种自然的感觉。
    • 元非妆点成: 强调这不是人为修饰,而是自然的真实状态。
    • 山中行不遍: 表达山中行走的困难,景色辽阔,无限。
    • 雨后看尤清: 雨后的景色更加清晰,体现了自然的美丽。
    • 桃向天边种: 桃树生长在远方,象征着向往。
    • 云从岭上生: 云彩从山岭上升起,描绘了自然的动态美。
    • 不通鸡犬到: 这里没有鸡犬之声,表示宁静的环境。
    • 时听度鸾笙: 偶尔能听到乐器的声音,增添了文化气息。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色与心境相结合。
    • 拟人:云彩似乎有生命,给人以灵动之感。
    • 对仗:句式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的热爱,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淡泊。

意象分析

  • : 象征自然的宁静与纯粹。
  • : 代表美好与希望,诗中桃树的种植暗示着对未来的期许。
  • : 象征着变化与自由,云的生长给人一种无拘无束的感觉。
  • 鸾笙: 代表艺术与文化,增添了诗的深度与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近户皆林杪”意指什么? A. 树木茂盛
    B. 树木稀疏
    C. 种植桃树

  2. “山中行不遍”中的“行不遍”意为? A. 行走完全
    B. 行走困难
    C. 行走轻松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杜甫《望岳》

诗词对比: 《山居秋暝》同样描绘了山水的美景与宁静生活,两者都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但张继先的诗更侧重于对隐逸生活的追求,而王维则在诗中融入了更多的情感与哲理。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