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清夜
秦观 〔宋代〕
子夜天无云,稀星耿顽碧。
茫茫行役者,对此焉不息。
胡为蜗角端,相与竞寻尺。
劝君归去来,飞空鸟无迹。
白话文翻译:
在无云的深夜,稀疏的星星在深蓝的天空中闪烁。
茫然的行者在此刻却没有停息。
为何在蜗角里争斗,难道要比拼尺幅?
劝你快点回去吧,飞翔的鸟儿无影无踪。
注释:
字词注释:
- 子夜:指深夜,午夜时分。
- 耿:光明、明亮。
- 顽碧:深蓝的天空。
- 茫茫:形容广阔无边,无法看清楚的样子。
- 行役者:指在外漂泊或劳作的人。
- 蜗角:比喻狭小的空间或境地。
- 竞寻尺:争斗于无谓的事情。
- 飞空鸟无迹:形容飞鸟在空中自由飞翔,无留下痕迹。
典故解析:
- 蜗角:常用来比喻狭小的地方或境地,寓意局限与无谓的争斗。
- 飞空鸟无迹:表达对自由和无羁的向往,体现人们对远方的思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秦观(1049年-1100年),字少游,号淮海,北宋时期的著名词人、诗人。他的词风清丽、情感细腻,擅长抒情,常常表现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美的追求。
创作背景:
《清夜》是秦观在某个宁静的夜晚所作,表达了他对人生的思索和对自由的向往,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不安的背景,诗中流露出对归去的渴望。
诗歌鉴赏:
《清夜》是一首充满情感和哲思的诗作,表现出诗人在夜深人静之时对人生的感慨与思考。开篇“子夜天无云,稀星耿顽碧”,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宁静的夜空,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孤寂感。接着“茫茫行役者,对此焉不息”,则通过对行者的描绘,揭示了人们在生活中的奔波与疲惫。行者对星空的凝视,似乎在寻求内心的平静与寄托,但这种追寻又让人感到无尽的迷茫。
“胡为蜗角端,相与竞寻尺”,进一步深化了诗的主题,表达对无谓争斗的反思。在这个狭小的空间里,人与人之间的争斗显得多么微不足道,与浩瀚的宇宙相比,显得更加渺小。最后一句“劝君归去来,飞空鸟无迹”则是对自由的向往和归属的呼唤,表现出诗人对于逃避现实、不再争斗的渴望。
整首诗通过清晰的意象和深邃的思想,折射出人们在面对生活的压力时,内心的挣扎与渴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子夜天无云,稀星耿顽碧。
- 在宁静的深夜,天空没有云彩,稀疏的星星在深蓝的天幕上闪烁,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
-
茫茫行役者,对此焉不息。
- 漫无目的的行者在夜色中徘徊,似乎没有停下来的意思,体现出一种无尽的疲惫。
-
胡为蜗角端,相与竞寻尺。
- 为什么要在狭小的空间中争斗呢?这种争斗是毫无意义的,仿佛在比拼微不足道的事情。
-
劝君归去来,飞空鸟无迹。
- 劝你回去吧,像飞翔的鸟儿一样无拘无束,追求真正的自由。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生活的争斗比作“蜗角”,暗示生活的狭窄与无谓。
- 对仗:如“子夜天无云,稀星耿顽碧”,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象征:飞鸟象征自由与无羁,反映出诗人渴望逃离现实的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人生的思考和对自由的向往,表达了诗人面对生活压力的无奈与挣扎。通过夜空的描绘,寄托了对宁静与归属的渴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星星:象征希望与梦想,夜空中的星星给予人们追寻的方向。
- 行者:代表生活中的人,承载着对未来的迷茫与无奈。
- 蜗角:象征狭小的环境和无谓的争斗,反映出人与人之间的竞争。
- 飞鸟:象征自由与无羁,表达对逃避现实的渴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描写的天空状态是?
- A. 多云
- B. 无云
- C. 阴霾
- D. 晴朗
-
“茫茫行役者”中“行役者”指的是?
- A. 旅行者
- B. 劳作的人
- C. 学者
- D. 政客
-
诗人劝君归去的原因是什么?
- A. 天气变化
- B. 争斗无意义
- C. 时间已晚
- D. 饥饿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夜泊牛头》,同样以夜景描写引发思索。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抒发对亲人的思念与孤独感。
诗词对比:
- 比较秦观的《清夜》和李白的《夜泊牛头》,两者都利用夜晚的意象来表达孤独与思考,但秦观更侧重于内心的挣扎,而李白则更多展现出对远方的向往和对亲人的思念。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全宋词》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