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长信怨
作者: 钱起 〔唐代〕
长信萤来一叶秋,蛾眉泪尽九重幽。
鳷鹊观前明月度,芙蓉阙下绛河流。
鸳衾久别难为梦,凤管遥闻更起愁。
谁分昭阳夜歌舞,君王玉辇正淹留。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失去爱人的女子在秋夜的思念与愁苦。长信萤火虫的到来,象征着秋天的来临,她的心中充满了泪水,无法自已。明亮的月光下,鳷鹊在观前飞过,芙蓉殿下的红河静静流淌。相思的鸳鸯被子,因久别而难以入梦,远处的凤管声响起,更加引发了她的愁绪。谁能分担她在昭阳殿中夜舞的孤独,君王却在华丽的车辇中沉醉,无法自拔。
注释:
字词注释:
- 长信:指长信宫,古代宫殿名。
- 萤:萤火虫,常与秋天相联系。
- 蛾眉:形容女子的眉毛,像蛾子一样弯曲。
- 九重:表示层层叠叠的幽深。
- 鳷鹊:一种鸟,象征着佳偶。
- 芙蓉:荷花,常用作美的象征。
- 鸳衾:指鸳鸯被,象征爱情与温暖。
- 凤管:古代乐器,常用来表现哀愁。
- 昭阳:昭阳殿,古代宫殿名,常用来指代宫廷生活。
典故解析:
- 长信宫:为汉代王皇后所建,此地常被用来象征失落的爱情。
- 昭阳夜歌舞:昭阳殿因其夜宴而出名,常用来描述宫廷的繁华与孤独。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钱起,字良弼,唐代诗人,生于吴郡(今江苏苏州),以其细腻的情感和优美的意象著称,擅长描写离别与思念的情感。
创作背景:
《长信怨》创作于唐代盛世时期,社会繁华,但因宫廷生活的孤独与情感的疏离,诗人常常表达对爱情的忧思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诗歌鉴赏:
《长信怨》是一首蕴含深情与哀愁的古诗,诗中通过细腻的意象和丰富的情感表达了对爱情的渴望与失落。开篇便以“长信萤来一叶秋”引入秋季的意象,带来了一种淡淡的忧伤。诗人运用“蛾眉泪尽九重幽”来描绘女子的愁苦,突显了思念的深重与无奈。
接着,诗中提到“鳷鹊观前明月度,芙蓉阙下绛河流”,通过鸟与月、花与河的描写,构建出一个宁静而又孤寂的场景。这样的意象不仅美丽,也暗示了内心的孤独与对爱情的渴望。
“鸳衾久别难为梦,凤管遥闻更起愁”则进一步深化了情感的层次。久别的爱人让人难以入梦,远处凤管的乐声又增添了无尽的愁苦。最后一句“谁分昭阳夜歌舞,君王玉辇正淹留”则表达了对君王沉醉于繁华而忽视自己情感的无奈与失落,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令人感到心酸。
整首诗以细腻的情感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古代女性在宫廷生活中的孤独与无奈,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长信萤来一叶秋:长信宫的萤火虫在秋天飞来,象征着季节的变化与离别的开始。
- 蛾眉泪尽九重幽:女子因思念而泪流满面,情感深邃而幽远。
- 鳷鹊观前明月度:鸟儿在明月下飞翔,描绘出清凉的夜空与孤单的心情。
- 芙蓉阙下绛河流:花与河流的意象,营造出一个静谧而美丽的环境。
- 鸳衾久别难为梦:因爱人长久不在,难以入梦,表达了对爱情的渴望。
- 凤管遥闻更起愁:远处乐声让人更加忧伤,增加了情感的层次。
- 谁分昭阳夜歌舞:夜晚的歌舞仍在继续,但无人能理解她的孤独。
- 君王玉辇正淹留:君王沉醉于繁华,未能察觉她的心绪,形成强烈对比。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女子的情感比作秋天的萤火虫,象征着孤独与思念。
- 拟人:将“鸳衾”和“凤管”赋予情感,表现出深切的思念。
- 对仗:整首诗的句式对称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着对爱情的渴望与失落,展现了古代女性在宫廷生活中的孤独与无奈,以及对真爱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萤火虫:象征着爱情的脆弱与短暂。
- 蛾眉:代表女性的美与愁苦。
- 明月:象征着思念与孤独。
- 芙蓉:象征美丽与纯洁。
- 鸳衾:象征恋爱的温暖与亲密。
- 凤管:象征音乐与情感的共鸣。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长信怨》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杜甫
- C) 钱起
- D) 白居易
-
“鸳衾”在诗中象征什么?
- A) 友情
- B) 爱情
- C) 亲情
- D) 忘情
-
诗中提到的“昭阳”指的是?
- A) 一种花
- B) 宫殿
- C) 一位美女
- D) 一场舞会
答案:
- C) 钱起
- B) 爱情
- B) 宫殿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相见欢》——李煜
- 《离骚》——屈原
诗词对比:
- 《相见欢》与《长信怨》都表达了对爱情的思念与失落,但《相见欢》更注重于直接的情感抒发,而《长信怨》则通过细腻的意象营造出孤独的氛围。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古诗鉴赏辞典》
- 《唐代诗人传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