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白油帽送客》

时间: 2025-01-19 21:44:26

薄质惭加首,愁阴幸庇身。

卷舒无定日,行止必依人。

已沐脂膏惠,宁辞雨露频。

虽同客衣色,不染洛阳尘。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咏白油帽送客
作者:钱起 〔唐代〕

薄质惭加首,愁阴幸庇身。
卷舒无定日,行止必依人。
已沐脂膏惠,宁辞雨露频。
虽同客衣色,不染洛阳尘。

白话文翻译

这顶薄薄的白油帽让我感到惭愧,忧愁的阴影恰好可以庇护我。它的形状随风卷舒,没有固定的日子,而我的行踪也总是依赖他人。虽然我已经沐浴在脂膏的恩惠中,却不愿意拒绝频繁的雨露滋润。虽然我们穿着相同的客衣,但它却没有沾染洛阳的尘埃。

注释

  • 薄质:指帽子的材质薄,可能暗示其轻便和不够庄重。
  • 惭加首:意为因为帽子薄而感到羞愧,可能是因为它与送客的身份不符。
  • 愁阴:这里指阴影,常常与忧愁、烦恼相连。
  • 卷舒无定:形容帽子的形状随着风而变化,表现出不稳定性。
  • 脂膏惠:比喻生活的富足和享受。
  • 宁辞:宁愿不拒绝。
  • 洛阳尘:洛阳是当时繁华的城市,象征着世俗的污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钱起,字仲明,唐代诗人,生于扬州,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而著称。他的诗常常表现出对友人深厚的情谊以及对生活的感悟。

创作背景

《咏白油帽送客》创作于送别友人之际,诗人在此时感受到送别的惆怅与对友人深厚情感的流露。白油帽作为一种常见的送别物品,映射出诗人对友人的祝福与惜别之情。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白油帽的描写,反映了诗人对送别情感的细腻刻画。首句“薄质惭加首”便传达了诗人对帽子材料的自卑,似乎暗示着一种社会地位或身份的不安,进而引发对自己处境的思考。随后的“愁阴幸庇身”则展现了一种对情感依赖的渴望,暗示在送别时的脆弱与孤独。整首诗情感深邃,既有对友人的祝福,也有对自身身份的反思,展现了唐代诗人内心丰富的情感世界。

诗中“卷舒无定日,行止必依人”表达了人与人之间的依存关系,人生的走向往往受到他人的影响,充满了无奈和感慨。最后一句“虽同客衣色,不染洛阳尘”,则是一种对纯洁友谊的追求,尽管身处繁华的洛阳,但仍希望保持初心与纯粹。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薄质惭加首:薄的材料让我感到羞愧,可能因为这顶帽子不够华丽。
  2. 愁阴幸庇身:忧愁的阴影正好能遮蔽我,暗示一种依赖与渴望保护的心理。
  3. 卷舒无定日:帽子随风卷动,形状不定,象征着生活的无常。
  4. 行止必依人:我的行踪总是依赖于他人,表现出个人在社会中的脆弱性。
  5. 已沐脂膏惠:虽然享受过生活的滋润,暗示诗人的生活并不贫困。
  6. 宁辞雨露频:不愿拒绝频繁的滋养,表达出对友谊的珍惜。
  7. 虽同客衣色:我们穿着相同的衣服,形成一种平等的关系。
  8. 不染洛阳尘:尽管身处尘世的喧嚣中,依然保持内心的纯洁与高洁。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脂膏惠”比喻生活的富裕。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呈现出工整的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帽子的“卷舒”仿佛有了生命,增添了诗意。

主题思想

本诗通过对白油帽的描写,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送别的惆怅以及对生活无常的感慨,体现了唐代诗人细腻而深邃的情感世界。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白油帽:象征着朴素、友谊与送别。
  2. 愁阴:忧愁的象征,表达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3. 脂膏:富裕生活的象征,暗示对生活的享受。
  4. 雨露:生命的滋养,寓意友情的温暖。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薄质惭加首”主要表达了什么? A. 对帽子的喜爱
    B. 对帽子材料的羞愧
    C. 对友人的赞美
    D. 对生活的无奈

  2. “行止必依人”反映了什么关系? A. 朋友间的依赖
    B. 自我的独立
    C. 自然界的规律
    D. 社会地位的差异

答案:1. B 2.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送友人》 by 李白
  • 《江雪》 by 柳宗元

诗词对比

  • 李白的《送友人》:同样是送别主题,展现了豪放的情感,与钱起的细腻形成对比。
  • 柳宗元的《江雪》:通过孤独的意境来表达内心的情感,反映出不同的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