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也知故辙莽难循,岂有风情忆洧溱。
乱眼花枝向人笑,荡胸文字待谁论。
腾骧短景终成泪,落漠中年始惜春。
尽涤尘襟何处去,深山糜鹿可能驯。
白话文翻译:
我也知道过去的路难以再循,哪里还有那份风情来怀念洧水和溱水?
那些花枝向人们笑着,目不暇接,我的文字又能等待谁来评论?
飞腾的马儿在短暂的景色中最终化为泪水,到了中年才开始懂得珍惜春天。
我想洗净心中的尘埃,然而又要到哪里去呢?深山中的麋鹿是否能被驯化?
注释:
字词注释:
- 故辙:旧路,过去的道路。
- 莽难循:难以追随,莽莽的状态使得追随旧路变得艰难。
- 洧溱:古地名,象征古时的美好记忆。
- 乱眼:目不暇接,形容眼前的景象繁乱。
- 荡胸:荡涤心胸,通常指文字能引发的情感波动。
- 腾骧:飞腾的骏马,象征壮丽的景象或美好的愿望。
- 糜鹿:一种鹿,象征自然的纯真与美好。
典故解析:
- “洧水”和“溱水”出自《诗经》,象征着美好的爱情和往昔的时光,诗人在此引用以表达对失去的怀念。
- “深山糜鹿可能驯”则暗示了对自然与人性关系的思考,这种驯化象征着对自然的掌控与理解。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峻,现代诗人,生于20世纪,作品多关注人性、自然与时光的流逝,其诗风常带有哲思与怀旧的色彩。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当代社会背景下,反映了诗人对人生历程的感悟与对美好时光的怀念,表达了对过往无奈的追忆与对现实的思考。
诗歌鉴赏:
《也知》是一首深具哲理和情感的诗作,诗人通过对旧路、风情、花枝和文字的描绘,展现了对过往的追忆与对现实的反思。开篇的“也知故辙莽难循”,直接表明了对过去不再的无奈与惋惜,仿佛在告诉读者,曾经的美好已难以再现,而面对眼前的繁杂,诗人又感到无所适从。
“岂有风情忆洧溱”中,洧水与溱水作为古地名,不仅是对美好爱情的追忆,更是对曾经纯真生活的向往。诗人用“乱眼花枝”来形容眼前的景象,似乎在表达一种美的错乱与无从把握。随后提到的“荡胸文字待谁论”,则让人思考文字的意义与价值,似乎在质疑自己所写的文字能否得到应有的理解与重视。
诗的后半部分以“腾骧短景终成泪”而达到情感的高潮,短暂的美好总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化为泪水,诗人在中年之后才开始意识到春天的珍贵,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与对生命的深刻反思。
最后一句“尽涤尘襟何处去,深山糜鹿可能驯”引发读者对自然与人性关系的思考,诗人渴望洗净内心的尘埃,却又无从寻觅去处,深山中的麋鹿是否能被驯化,暗示了人对自然的向往与对人性本质的探讨。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与深刻的哲理,呈现出一种对过往的追忆与对现实的无奈,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时间与自然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也知故辙莽难循:表达对过去的认知与无奈,意识到旧的道路已难以重走。
- 岂有风情忆洧溱:怀念往昔的美好情感,洧水与溱水象征美好回忆。
- 乱眼花枝向人笑:眼前的繁花似锦却让人感到迷乱,描绘了一种美丽中的困惑。
- 荡胸文字待谁论:文字虽美,但缺乏听众,表达对文学价值的思考。
- 腾骧短景终成泪:短暂的美景转瞬即逝,最终只留下心中的泪水。
- 落漠中年始惜春:随着年龄增长,才开始理解并珍惜春天的美好。
- 尽涤尘襟何处去:想要洗净心中尘埃,却不知去往何处。
- 深山糜鹿可能驯:对自然的怀念,思考人和自然的关系。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腾骧短景”用马的飞腾比喻短暂的美好。
- 拟人:花枝向人笑,赋予花朵以人的情感。
- 对仗:多处对仗工整,增强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叹、对过往美好生活的怀念,以及对现实的反思。通过对自然的描绘,诗人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复杂关系,深入探讨了人性与生命的意义。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故辙:象征过去的经历与回忆。
- 风情:代表美好的情感与记忆。
- 花枝:象征生命的繁盛与短暂的美好。
- 文字:象征思想与表达,但也暗含孤独与无奈。
- 泪水:象征对过去的惋惜与对现实的感伤。
- 春天:象征生命的希望与美好。
- 深山糜鹿:象征自然的纯真与人性未驯化的状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洧水”和“溱水”象征什么?
- A. 过去的爱情
- B. 未来的希望
- C. 现实的困惑
-
诗人的情感主要体现在哪一方面?
- A. 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 B. 对未来的忧虑
- C. 对生命的无奈
-
“腾骧短景终成泪”中“腾骧”指的是什么?
- A. 时间
- B. 美好
- C. 骏马
答案:
- A
- A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
- 《临江仙》李煜
诗词对比: 可以将《也知》与李白的《静夜思》进行对比,李白在诗中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而刘峻则更侧重于对过往时光的追忆和对现实的无奈。两者都利用了自然意象来传达情感,但侧重点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现代诗歌鉴赏》
- 《中国古典诗词名篇解析》
- 《诗词的意象与修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