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鱼子 其二 秋雨》
时间: 2025-01-08 21:34:39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恁芭蕉枝枝叶叶,夜深都为伊剪。
怕听水阁吴娘曲,子夜怨歌偷变。
秋梦远。便隔个帘栊,也被他敲断。
新凉尚浅。乍逗响鸳帏,消魂葳枕,一夕倍凄恋。
声声悄,湿了芙蓉小院。愁心都逼团扇。
无情却恨西风冷,吹入回阑一半。
帘待卷。堕惨惨凄凄,几叶梧桐片。
墙阴那畔。剩点点啼痕,丝丝鬓影,重印旧苔藓。
白话文翻译:
这芭蕉的枝叶,深夜里都为你剪裁。
我惧怕听到水阁里吴娘的曲子,子夜的怨歌也悄然变换。
秋梦渐远,隔着帘子,也被他敲断了。
新的凉意还不算太浓,鸳帏轻轻颤动,消魂的葳蕤枕头,今夜倍感凄凉。
声声轻响,湿透了芙蓉的小院,愁苦的心都逼得团扇摇动。
无情的西风冷冽,吹进回廊一半。
帘子待卷,凄惨的落叶,几片梧桐片飘落。
墙阴那边,剩下淡淡的啼痕,丝丝鬓影,重印在旧苔藓上。
注释:
- 恁:你。
- 怕听水阁吴娘曲:害怕听到水阁中的吴娘演唱的曲子。
- 子夜怨歌偷变:子夜时分的怨歌悄然变化。
- 新凉尚浅:新的凉意还不算深厚。
- 鸳帏:鸳鸯的帷帐,这里指代情人的卧榻。
- 团扇:扇子,古代女子常用的工具,象征着情绪。
- 西风冷:暗指秋天的寒冷。
- 堕惨惨凄凄:形容落叶凄惨的状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程颂万是清代的一位诗人,生活在一个文学繁荣的时代。他的诗风细腻而多情,往往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来表达内心的情感。
创作背景:
《摸鱼子 其二 秋雨》创作于秋季,正值季节更迭,诗人通过描绘秋雨的意象,表达了对爱情与离别的感慨,反映了个人情感与自然环境的深刻联系。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雨带来的凄凉与思念。开头以“恁芭蕉枝枝叶叶”引入,借助芭蕉的意象,营造出一种深夜的静谧与愁苦。接着,诗人提及吴娘的曲子,暗示着对过往情感的怀念与不舍,表现出对爱情的深切追忆。随着“秋梦远”的转折,诗人似乎意识到这一切美好的幻梦正渐行渐远,分隔的帘子象征着两人之间的距离,进一步增添了诗中的孤独感。
在后面的描写中,诗人通过“新凉尚浅”和“乍逗响鸳帏”的细节,生动地体现出秋天的初凉与情感的微妙变化,表现出一种消魂的凄美。这种情感在“声声悄,湿了芙蓉小院”中愈发明显,愁苦的心情如团扇般摇曳,而“无情却恨西风冷”则直接表达出对秋风的怨恨,传达出对冷漠与孤独的深深惋惜。
整首诗透过细腻的意象与情感的交织,展示了诗人对爱情的执着与对自然的感悟,令人感受到一种深深的惆怅与怀念。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恁芭蕉枝枝叶叶,夜深都为伊剪。
描绘夜深时,芭蕉的枝叶轻轻摇曳,仿佛在为心爱的人修剪,暗示对爱情的珍视。 -
怕听水阁吴娘曲,子夜怨歌偷变。
诗人对吴娘的曲子产生恐惧,因其勾起了对往昔的回忆,子夜的怨歌更是增添了伤感气氛。 -
秋梦远。便隔个帘栊,也被他敲断。
秋天的梦渐行渐远,隔着的帘子如同两人之间的距离,象征着无法触及的遗憾。 -
新凉尚浅。乍逗响鸳帏,消魂葳枕,一夕倍凄恋。
描述初秋的凉意与情感的微妙变化,鸳帏的轻声响动,似乎在诉说着无尽的思念。 -
声声悄,湿了芙蓉小院。愁心都逼团扇。
轻声的雨声湿润了小院,心中的愁苦难以抑制,连团扇也成了情感的载体。 -
无情却恨西风冷,吹入回阑一半。
西风的冷酷令诗人感到绝望,象征着秋天的无情与孤独。 -
帘待卷。堕惨惨凄凄,几叶梧桐片。
帘子待卷,落下的梧桐叶如同诗人的心情,凄凉惨淡。 -
墙阴那畔。剩点点啼痕,丝丝鬓影,重印旧苔藓。
墙角残留的啼痕与鬓影,似乎在诉说着过去的回忆,与旧苔藓相映成趣,表现出时间的流逝与变迁。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芭蕉与思念相连,通过自然景物反映内心情感。
- 拟人:赋予自然物以人的情感,增强了情感的共鸣。
- 对仗:如“惨惨凄凄”,增强了诗的韵律感和意境。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秋雨的意象,表达了对往昔爱情的怀念与对现实孤独的感慨,融汇了自然与个人情感,呈现出一种凄美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芭蕉:象征着思念与柔情。
- 水阁:代表着旧时光与回忆的载体。
- 西风:暗示着季节的变迁与情感的冷淡。
- 梧桐:象征着离别与凄凉。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恁”的意思是?
A) 你
B) 他
C) 她
D) 我 -
诗中提到的“吴娘的曲子”指的是?
A) 一首古曲
B) 一位歌者的歌声
C) 一种乐器
D) 一种舞蹈 -
诗中“西风冷”象征着什么?
A) 温暖的春天
B) 失去的爱情
C) 悲伤的回忆
D) 欢乐的时光
答案:
- A) 你
- B) 一位歌者的歌声
- B) 失去的爱情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秋夕》 by 杜甫
- 《月夜忆舍弟》 by 杜甫
诗词对比:
- 《秋夕》与《摸鱼子 其二 秋雨》均描绘了秋天的凄凉,但前者更侧重于对故人的思念,而后者则着重于对爱情的回忆与感伤。两首诗的情感基调虽相似,但表现手法和意象运用各具特色。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要点》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