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门巷深深过客稀,杖藜闲坐钓鱼矶。
醉来一枕华胥梦,肯校人间是与非。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条幽静的巷子,行人稀少。我手杖撑地,悠闲地坐在钓鱼的岩石上。醉酒之后,做了一场华胥的美梦,难道还要去评判人世间的对与错吗?
注释:
- 门巷:指的是门口的小巷子,象征宁静与隐秘。
- 过客稀:行人少,突显出环境的清幽。
- 杖藜:杖是手杖,藜是藜杖,表示作者年长,依靠手杖。
- 钓鱼矶:专指钓鱼的岩石,渔者常聚集之地。
- 醉来:指因饮酒而醉,形容状态。
- 华胥梦:华胥是古代神话中的一种美梦,象征着理想与幻想。
- 肯校:愿意去评判、比较。
典故解析:
“华胥梦”出自《庄子》,在古代文学中,常用来表示美好的幻梦或理想的境界。诗中提到的“是与非”则反映了对世俗是非观念的思考,表现了诗人对现实的淡漠与超脱。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林迪,宋代诗人,其诗作多描绘自然景色,情感细腻,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一个安静的下午,诗人在东湖边独坐,享受自然之美,反映出诗人对人生和理想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东湖 其一》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一幅宁静优美的自然风景图,展现了诗人林迪悠闲自得的生活态度。首句“门巷深深过客稀”便设定了一个静谧的空间,诗人置身其中,仿佛与世无争。随着诗句的推进,诗人独自坐在钓鱼的岩石上,身心放松,感受大自然的宁静。这种闲适的状态让他在醉酒后做了一个华胥的梦,梦中远离了世俗的纷扰。在此,诗人传达了一种对人世烦扰的超然态度,似乎对“是与非”的评判并不在意,更愿意沉浸在理想的幻想之中。整首诗简洁而富有哲理,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与对理想境界的向往。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门巷深深过客稀”:描绘出环境的孤寂与清幽,暗示诗人的内心状态。
- “杖藜闲坐钓鱼矶”:表现诗人悠闲自得的状态,通过“杖藜”体现出年岁已高。
- “醉来一枕华胥梦”:将诗人的醉意与理想结合,表现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肯校人间是与非”:表达对世事的无所谓,展现超脱的心态。
-
修辞手法:
- 此诗运用了对仗的手法,如“门巷深深”与“过客稀”形成对比,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另外,诗中通过意象的描绘,营造出宁静的氛围。
-
主题思想:
- 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以及诗人对世俗纷争的淡漠,表现出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 门巷:象征着宁静,隐居的生活。
- 钓鱼矶:代表着闲适与享受自然的状态。
- 华胥梦:象征着理想与幻想,反映出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华胥梦”代表什么?
A. 现实中的烦恼
B. 美好的幻想
C. 对世俗的评判
D. 与人交往 -
诗人坐在哪里钓鱼?
A. 河边
B. 钓鱼矶
C. 湖心
D. 沙滩 -
诗中“过客稀”体现了什么?
A. 人多热闹
B. 环境的安静
C. 诗人的烦恼
D. 回忆往事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将进酒》
- 杜甫《登高》
诗词对比:
李白的《将进酒》表现豪放的生活态度,与林迪的《东湖 其一》形成对比,前者更强调人生的纵情,而后者则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超脱。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宋诗选》
- 《古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