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上元竹枝词
原文展示:
桂花香馅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
白话文翻译:
桂花的香气包裹着胡桃,江米像珍珠一样被井水洗净。听说马家的元宵特别好,趁着灯光的风里去试试。
注释:
- 桂花:指的是桂花树,花香浓郁,用于制作元宵的馅料。
- 胡桃:一种坚果,常用于甜点和馅料。
- 江米:指江南地区出产的优质大米,通常用来制作元宵。
- 滴粉:指一种特别细腻的粉,可能是指制作元宵时的某种成分。
- 元宵:元宵节的传统食品,象征团圆。
- 试灯:指元宵节期间,家家户户悬挂灯笼,赏灯游玩。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符曾,清代诗人,擅长于写景抒情,作品多表现对生活的细腻观察与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创作背景:
《上元竹枝词》创作于元宵节前夕,表现了节日的喜庆与人们的生活气息,反映了清代城市的民俗风情。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生动的细节描绘了元宵节的景象,传达出浓厚的节日气氛。首句“桂花香馅裹胡桃”以香气引入,唤起了读者对美食的想象;次句“江米如珠井水淘”则通过形象的比喻,展现了食材的精致与干净,营造出一种温馨的氛围。第三句“见说马家滴粉好”引入了民间传说,表现了人们对美食的期待与向往,增强了生活的趣味性。最后一句“试灯风里卖元宵”则将元宵与灯会相结合,展示了节日的热闹场景,表达了人们在节日中共同享受快乐的心情。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意象,表现了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与人们的生活情趣,传递出一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珍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桂花香馅裹胡桃:桂花的香气用来包裹胡桃,突出了美食的诱人。
- 江米如珠井水淘:江米被井水淘洗,干净且有光泽,象征着食材的珍贵。
- 见说马家滴粉好:听说马家的元宵特别好,表现了对美食的追求与期待。
- 试灯风里卖元宵:在灯光下,卖元宵的场景热闹非凡,展现了节日的欢乐气氛。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江米比作“珠”,增强了食材的美感。
- 拟人:桂花香气“裹”住胡桃,赋予了食物以情感。
- 对仗:诗中上下句对称,增加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元宵节的传统习俗与美食,表现了人们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展现了节日的欢乐与团圆的主题。
意象分析:
- 桂花:象征着芬芳与美好,代表着团圆与幸福。
- 胡桃:常与美好的生活关联。
- 江米:象征着丰收与富饶。
- 元宵:象征团圆与美好的祝愿。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江米”是指什么? A. 一种豆类
B. 一种大米
C. 一种水果
D. 一种花卉 -
诗中“试灯风里卖元宵”意指什么? A. 在灯下看风景
B. 在风中出售元宵
C. 在夜晚游玩
D. 在家里制作元宵 -
诗中提到的“马家”有什么特殊含义? A. 一种花卉
B. 一种饮品
C. 代表一种食物传承
D. 一种民间传说
答案:
- B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青玉案·元夕》:辛弃疾
- 《元宵》:朱自华
诗词对比:
- 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同样描绘了元宵节的美丽景象,但更多地融入了个人情感与思乡之情。
- 朱自华的《元宵》则集中于元宵节的热闹气氛,展现了节日的欢乐与民众的欢庆。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涵盖清代重要诗人的作品。
-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对中国传统节日的详细解读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