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绛唇(生朝)》

时间: 2025-01-17 09:49:07

嵩洛云烟,间生真相耆英裔。

要知鲐背。

难老中和气。

报道玉堂,已草调元制。

华夷喜。

绣裳貂珥。

便向东山起。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点绛唇(生朝) ——张元干 〔宋代〕

嵩洛云烟,间生真相耆英裔。要知鲐背。难老中和气。报道玉堂,已草调元制。华夷喜。绣裳貂珥。便向东山起。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描绘了嵩山和洛水间的云雾缭绕,仿佛真理的源头在此滋生。想要了解那背负着年轮的鲐鱼,确实是难以长久保持中和的气息。听闻玉堂之中,已然草拟出元代的法规。华夏与夷狄都感到欢喜。穿上绣有华丽图案的衣裳,佩戴着貂皮的饰品,便向东山出发。

注释

  • 嵩洛:指嵩山和洛水,是中国著名的山水风景。
  • 耆英裔:指年长的优秀人才。
  • 鲐背:鲐鱼,象征年岁,背负着岁月的沉重。
  • 中和气:指中正和谐的气质。
  • 玉堂:指高官显贵之家,象征权力与地位。
  • 华夷:指汉族与外族。
  • 绣裳貂珥:指华丽的服装和貂皮饰品,象征富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元干,字子亨,号宛溪,宋代著名词人,擅长写作婉约词,作品多反映山水、情感与人生哲理。

创作背景

此词写于宋代,正值国家盛世,政治稳定,文化繁荣,诗人以此抒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理想社会的追求。

诗歌鉴赏

《点绛唇(生朝)》是一首描绘山水与人生哲理的词作。开篇以“嵩洛云烟”引入,展现出壮丽的自然景观,与诗人的心境相结合,透露出一种超然的气质。词中不断提及“鲐背”和“中和气”,表达了对生命长久与和谐状态的追求。接着提到“玉堂”,暗示文人对理想政治的向往,寓意深刻。

整首词在描绘自然景色的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社会理想的思考,体现了他对社会政治的关心。最后一句“便向东山起”,更是展现了诗人积极向上的人生追求,既是对自然的向往,也是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嵩洛云烟:描绘了美丽的自然风光,给人以宁静的感受。
  • 间生真相耆英裔:表现出对真理的追求,强调年长者的智慧。
  • 要知鲐背:暗指对年岁和经验的深思。
  • 难老中和气:强调保持内心和谐的重要性。
  • 报道玉堂:指向权力中心的向往。
  • 已草调元制:表达对理想秩序的向往。
  • 华夷喜:寓意社会的和谐与发展。
  • 绣裳貂珥:象征富贵与美好。
  • 便向东山起:象征积极向上的人生追求。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鲐背”的意象,寓意深刻。
  • 对仗:词中多处运用对仗手法,增强了词的韵律感。
  • 排比:多次使用的“难”、“已”、“便”等,强调了诗人的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词表达了对自然的赞美、对理想社会的向往,以及对和谐人际关系的追求,体现了作者的积极人生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云烟:象征着变化与神秘,描绘自然美。
  • 鲐背:象征着岁月与经验。
  • 玉堂:象征权力与文化的中心。
  • 绣裳貂珥:象征富贵与美好生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张元干的《点绛唇(生朝)》主要描绘了哪两种自然景观? A. 黄河与长江
    B. 嵩山与洛水
    C. 泰山与华山

  2. 诗中提到的“华夷”是指什么? A. 汉族与外族
    B. 文人和武将
    C. 富人与贫民

  3. “便向东山起”在诗中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消极的逃避
    B. 积极向上的追求
    C. 对未来的迷茫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温庭筠《梦江南》

诗词对比

  • 比较张元干的《点绛唇》与苏轼的《念奴娇》:
    • 张元干的词更多注重自然景观与人生态度的结合,而苏轼则更加强调对人生苦乐的感悟与哲学思考。

参考资料

  • 《宋代词人传记》
  • 《中国古代诗词选》

以上内容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张元干的《点绛唇(生朝)》。